55号宛芸3-6蒙氏前数学:第二课“数学不是难学,是方法错误”作
对0-6岁的孩子来说数学难吗?该何时,用何种方式把数学介绍给孩子?
懂得数学帮助我们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数学是一种语言,它具有世界性。孩子具有与生俱来的数学心智,6岁之前应注意好好开发。数学起源于人的需要,是一种工具,源于生产生活的实践,比如古代的以物易物,直到货币的产生。蒙台梭利认为之所以幼儿觉得数学很难,是因为成人提供的错误方法,一开始就给孩子提供抽象的数学概念,让其难以理解。殊不知在抽象之前就要提供具体的操作过程,所以孩子的数学即要具体又要操作,有了具体可操作的过程之后再提供抽象的概念。
0-6岁的孩子具有感官敏感期,孩子是通过感官来认识世界的,通过感官运动来感知世界,掌握异同、分类、组合、顺序、大小、长短等数学概念。蒙氏教室通过孩子丰富的感官经验,达到丰富孩子的逻辑思维,遵循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认知规律,要真正的掌握数学必须要对它有全面的理解和认识。每个事物都包括九项特质(性质):颜色、形状、大小、气味、声音、味道、温度、质地、重量等。认识了这九项特质才会对事物有全面完整的掌握,否则就像盲人摸象一样,只会有片面的认识。而要认识这些特质则由感官来完成。所以在孩子0-6岁间正处于感观敏感期的时候就要对其感观进行培养,通过动手操作来掌握事物的特质。成年人脑子里有很多抽象的概念,但有一点,平滑的概念是来自于平滑的物品,粗糙的概念是来自于粗糙的物品。亚里士多德说:“知识中的东西都是先从感观而来的。”比如通过感观看到了杯子,房杯子不见了,杯子的形状特点存在于人的心智中,形成影像,最后成为一个抽象的概念,最后将此特点再运用回生活中。所以玩儿过色板游戏的孩子对颜色很敏感,玩儿过形状游戏的孩子对形状更敏感,他会觉得生活中充满多种多样的形状。抽象是将物质逐渐舍弃而形成的。所以我们每次给孩子只介绍一种特质或一种性质,如此孩子才容易吸收,比如蒙氏色板,其他都一样,只有颜色不同,凸出或强调一个特质,让孩子的心智更加清楚明了更具条理,符合孩子秩序感敏感期和数学心智的需要。
按照生命规律去帮助孩子,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0-6岁的孩子是吸收性心智,其中0-3岁是无意识吸收,这个时期的孩子本能的吸收环境中的各种印象。且这时候吸收的印象是杂乱的,混沌的,存在于孩子的潜意识中,成为无意识或者潜意识的混沌状态,形成庞大的知识宝库。到了三岁时,孩子的脑海里存在好多印象,好多信息。这些印象和信息是大人要花60年才能学习完的,2岁半到3岁会对混乱,混沌的印象加以分类整理,形成有秩序的知识,这就是孩子开始进入有意识吸收的时期了。所以3-6岁是有意识吸收。
0-6岁孩子的敏感期大致有六大方面:运动、秩序感、感观、语言、社会。首先,运动敏感期通过感观认识世界,即通过运动动手操作来认识世界的,手的运动也通常叫小肌肉运动,除此之外还有大肌肉运动。第二,秩序感敏感期,外在秩序,比如教室或者家里环境可以帮助建立秩序;内在秩序,孩子越小对秩序需求越大。因为秩序帮助我们预测将来要发生的事,从而带给我们安全感。通常在一岁半左右出现,这时候孩子对物品的放置,事情的经过,约定的时间等都有严格的要求。第三,语言敏感期,抽象事物都要经过语言描述出来,所以我们要把精准简练的语言传授给孩子。第四,社会性敏感期,3-6岁的孩子具有社会性,比如蒙氏混龄教学就有体现,尤其是抽象高级的数学教具操作都是大小孩子在一起做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让活动延伸扩展。
小结:数学不难,之所以觉得难,是因为成人的方法错了。数学源于生活,所以孩子们学习数学要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要用感观操作来找到事物的特质。数学是人类倾向,是孩子与生俱来的能力,蒙氏谈到人类的倾向包括探索、定位、秩序、工作、沟通、抽象、重复、自我完善、精确、数学心智等,这些项目对孩子数学心智的巩固和加强都起到促进作用。0-6岁孩子具有数学心智敏感期,一方面孩子毫不费力的吸收大量的信息,像海绵吸水一样,可以积累丰富的宝库,同时可以借助敏感期,通过动手操作和感观建立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来认识事物的特质,最后用语言和符号把抽象的概念固定下来。敏感期的学习是最轻松最有效最精准,让孩子习得各种各项技能。所以要在0-6岁孩子的发展敏感期为孩子预备适合孩子发展的丰富环境,要有具体是实物活动来加强孩子数学心智的发展,在生活中和经历里与孩子一起经历数学的丰富,奥秘和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