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的价值

2018-11-20  本文已影响0人  真皮哥邓坤伟

      《见识》读书笔记之一

        吴军透露,他最开始读《红楼梦》的时候,跟很多人一样,也是对薛宝钗更有好感,但是读多几遍后,他却喜欢上了林黛玉。吴军认为,林黛玉是用生命作诗的人,她拥有一种“作诗的性格“:追求意境、浪漫、唯美和理想,同时不失率真,充满灵性,对世俗的美德会不屑一顾。与此相对应的是做人的性格,就像薛宝钗的知书达理、善解人事、情商高、有美德。现代社会,会做人的人很多,并不缺,缺的是既会做人,又会作诗的人。

      吴军认为,中外历史上的很多名人,包括屈原、李白、李商隐、贝多芬、托尔斯泰、海明威、雪莱等人,都是以生命作诗的人,他们为人类创造了极为丰富的精神食粮。如果没有他们的作品,人类世界将庸俗很多、乏味很多。

        我觉得,林黛玉的作诗性格,本质上也是一种想象,对此,让我想起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的观点,他认为,人类之所以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靠的是共同想象,包括在与其它人种的竞争中胜出。

        事实上,在远古时候,当时的地球上,有多个不同人种,除了今天所有地球人的祖先现代智人外,还有更强壮、更聪明的尼安德特人,论个体的作战能力,现代智人绝对不是尼安德特人的对手,但是,现代智人正是凭借着共同想像活了下来,才有了今天你我他这样的后人,而尼安德特人早已灭绝。

        依照《人类简史》中的理论,我们设想一个场景:为了追捕一只进入森林的鹿,强壮的尼安德特人最多只会去两三个人,而现代智人却可以调动几十人、上百人、甚至所有人去围捕。现代智人是怎么做的呢?其中一个现代智人可能会告诉大家,森林里有仙女,然后,一传十、十传百,大家就都认同了这个说法,真的以为森林里有仙女,于是大家都进入森林了。就这样,一个完全不存在的、凭空想象的仙女就把所有人都调动了。这就是共同想象的力量,也是人的根本力量。

        这个场景,是否跟现代组织、企业里追求的愿景、企业文化、价值观等很像?所谓价值观、企业文化等,其实就是一群人共同认可创始人所做的梦,是创始人给团队人员描述的“仙女”。吴军在书中提到一种说法,硅谷的成功,主要靠的也是林黛玉式的理想主义叛逆行为。所不同的是,林黛玉得到了一个悲剧结局,而硅谷的很多创业者却因此成功了。

      值得一提的是,林黛玉的作诗性格,还包括对美德的不屑一顾,而美德正是薛宝钗们最为擅长和遵循的。也就是说,正像《红楼梦》中林黛玉对薛宝钗的无视,会作诗的人,多少会有挑战传统、打破常规、不落俗套的傲气。

        硅谷的很多创业者也是这么干的,据说,硅谷的很多创业者最喜欢的,就是跟扎克伯格、乔布斯等人一样的穿着——牛仔裤搭配T恤衫,怎么舒服怎么来,随意的很(其实很多搞创作的艺术家都是这么穿的,看来都是有道理的)。但是,与挑战一起随之而来的,可能是别人的看不懂,就像《红楼梦》中只有贾宝玉能懂林黛玉一般。

      反之,如果你当不了林黛玉,试着向贾宝玉学习,多发现和读懂林黛玉们吧,或者多营造一些能让林黛玉们良好成长的环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