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 一群文人在这儿,散发着铜臭味
-1
我从三年前开始用的简书,期间陆陆续续地删掉又安装。
删掉的原因是觉得它已经没有当初那么有趣了,安装是因为想要看看大家到底在说些什么、关注些什么?
还记得刚开始那会儿,自己写了一篇文章,发表之后总是忍不住想要看看阅读人数是多少,有多少人点赞,又有多少人评论,总是很在乎那些数字。
毕竟你写出来的东西好与不好,不是你说了算,得要大家喜欢看。
无论是哪个写作平台,最功利的微信公众号,阅读量始终是硬指标。
没人看你写的东西,就会怀疑自己的写作能力:
我是不是没有一丁点儿的天赋?
-2
但无论是从前,还是现在,我依然对那些教人怎么套路写作的方法论嗤之以鼻。
曾经有一段时间,因为工作的缘故,主动去接触它们。
看别人是怎么说的,关于写作这件事情。
后来发现,成功并不可复制。
那个教你如何靠写作月入过万的作者,也许他的工资才月入3千。
但我已经不想再说关于写作的各种套路。
毕竟你说人家是套路,但无论如何,就是有人成功了,你说那是套路,那你得证明你的方法不是套路,然后呢?
成功在哪里?
言归正传,我在简书上意识到一个问题:
我们对于写作,已经不单纯是才华的施展,而是生存手段。
于是,难免的,写作,成为了可培训的,可套路的,具有指标的一项工作。
-3
敢问,那些说着热爱写作,那些愤怒地抱怨文章被抄袭,还有那些每天坚持阅读“优秀文章”的简书上的作者们:
假如写作无利可图,你们还那么热衷吗?
我曾经在简书上跟某一个“作家”就一篇文章展开“论述”,好吧,其实相当于撕逼。
后来我翻看过很多他的作品,基本全是那些教年轻人为人处世的道理,也会写一些控诉社会不良行为的文章。
但让我很沮丧的是,当我跟他就事件展开讨论时,他每次开口都是先问候我的女性长辈,我称呼对方为“你”,他称呼我为“你他妈的”。
如此这般的作者,我真的敢肯定对方所谓的创作,无非就是想赚外快。
简书上充斥着不少这种创作者,写作就是赚外快。
而他们所谓的写作才华,也许只是写作套路,那些对生活、对人和事的感悟,只是“按套路行事”。
甚至有人的梦想是靠文字养活自己。
当然,我不是在鄙视他们,显得自己有多清高,说不定稍后,我自个儿就要粉墨登场了。
总之,现在简书给我的印象就是这样:
一群文人在这儿,散发着铜臭味。
哦,人人都要过活,这是肯定的。但我还是幻想着,找一个功利心没那么重的地方,看看大家是怎么对待写作、生活和为人处世这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