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日记成长励志想法

不谈自律,谈习惯养成

2019-02-04  本文已影响19人  龙圳投资

都说成功人士虽有千百种的成功模式,但是很多地方却有着极大的共性,就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有很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习惯,并且能够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自律的确是一个很不错的品质,不管在哪个方面,都会促成我们完成一些事情,而往往很多事情就是这种坚持的过程中就成功了,但是往往自律是反人性的,是痛苦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减肥塑身,天天喊着减肥塑身的人太多,但是真正能成功的确不见得,大多数都是半途而废了,相对于美食的诱惑而言这本身这也是非常辛苦的事情。肥胖这事儿说大不大,长得胖好像也没什么要害之处,无非就是有点伤门面之雅;不过话说回来说小也不小,肥胖跟“三高”直接联系,而且从自我管理,特别是身材管理来说,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我们可以从一个人身材来判断一个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洞察他的生活作息习惯!

因此,一个过了35岁的女人面容依旧精致,一个过了40岁的男人没有大腹便便,那么这些人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至少这些人身上克服了很多人性的弱点,在习惯上从没有放松过自己,在自我管理上做的相当优秀。

既然自律和好的生活工作习惯可以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的红利,为什么却有绝大多数人都是很难做到的呢?这便不得不说成功总是属于少数人,能管理自我的人也是这少数的部分。

不过,今天不是来给大家强调自律或者好习惯养成多么重要,我想大多数人不用我说也知道而且也常为自己做的不够而懊恼。自律原本就是反人性的、痛苦的。所以,今天不谈自律,谈谈如何将好的习惯形成,并让其轻松保持下去的诀窍。

也许很多鸡汤都强调过建立可执行的目标,而在此我想强调的是阶段性目标成果对习惯养成的重要性,或者说每一个小目标实现给自己反馈对实现最终目标的一个增强自信心的作用性。

可能大家都有经历,不是不给自己列计划,往往是列计划的时候都是充满热情,写计划都是美好的,但是美好的计划往往很难执行下去,或者更有甚者是计划中憧憬完要做的事情,写完就跟忘光了完事儿了。事后又后悔,这样循环往复,慢慢的对自己习惯的养成就失去信心了。

其实,计划固然重要,但是完成计划的阶段性反馈对自信心的建设更加重要。人总是在写计划的时候憧憬美好的好事情,这时候都是目标阶段,越是高大上的目标越是让人憧憬和有动力,所以大多时候人在给自己写计划的时候都是热血沸腾的,好像很美好的未来就在眼前,但是真正执行起来或者坚持起来却非常艰难。

这里两个问题,一个就是计划力度,二就是行动力度。我们一般认为这两者应该是正向相关的,有个良好的计划会带动我们的行动力度,但是往往结果却不是这样的,这里面并没有考虑到中间变量---阶段性结果的反馈(小目标的成果反馈)。


打个比方,把计划定为我一定要登珠穆朗玛峰。这个看似高大上的目标会让我们热血沸腾,并且非常向往。但是,当你踏上这条登山路的时候,你才发现困难远比你的梦想要实际很多,空气越来越稀薄,气候越来越寒冷,你的体力越来越不如刚开始的时候,或许还有很多突发事件。所以,渐渐地你发现这是你给自己列的一个完全没有执行力的目标,于是你放弃了。

也许有人会说这个例子对于习惯养成来说太极端,那再举个笔者个人跑马拉松的经历。看到周围的人都在报名马拉松,为了改善自己的亚健康状态,我决定报名马拉松,挑战自己的极限。然后,我开始了每天跑步训练,但是从完全不动到跑马拉松,无论我多努力的训练还是让我看不到希望,我给自己的理由是我应该算是头脑发达四肢简单的那类人,我没有运动这块天赋,于是我放弃了。

接着,我加入了一个跟我水平差不多的跑步小团体,每天给大家秀图汇报我的成绩,从坚持3公里开始到一路发展到5公里,到10公里,到15公里......而每实现一个阶段性目标的时候,都宁人兴奋不已,我觉得我在挑战自己的不可能,把一个一个不可能变成我的可能,于是,半年的时间,我已经跻身于可以参加报名马拉松的水平了,这便是阶段性目标反馈的魅力所在,它不断得给我们信心,这种信心带来了继续突破的动力,并且让这项活动越发的有趣,对我而言,是一种自我价值的体现,自我效能感不断增加的过程。不断积累起来的对自己坚持下去或者不断超越的信心对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至关的重要。


回到写作这个问题,笔耕不辍,是很好的习惯,如果一下子说我要写一本书,估计写了一周之后这种动力便会削减很多,而100字的日更能让我们看到自己的阶段性的目标成果和进展,每一篇的日更收获的心情,阅读量,积累的赞,都会成为我们继续下一篇的动力。所以这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很好的一种习惯养成的方式,应该继续推广出去。

---End---
文/栩栩
图/Pixabay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