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咒诅无花果树
马可福音11:14 耶稣就对树说:“从今以后,永没有人吃你的果子。”他的门徒也听见了。
记得大学时候,新疆的同学给我吃了一种味道极其香甜的干果。据同学说,那就是无花果。此后我对无花果的印象就很好。
可是,在圣经中却记账了耶稣却诅咒一棵无花果树的故事。
耶稣从伯大尼出来,往耶路撒冷去。路上耶稣感到饥饿,就到处寻找可吃的。他看到路边一棵无花果树,枝叶繁茂。
尽管当时还不是收获无花果的季节,但无花果树长叶子的时候,就应该结有尚未成熟的果实。于是耶稣就走到无花果树下,仔细寻找果子。转了一圈,耶稣居然没有看到一粒果实。
耶稣生气地对无花果树咒诅道:“你这个徒有虚表的果树,你永远不要结果子了。”
他的话音一落,那棵无花果树立即枯干了。
对于这个故事,很多人都百思不得其解。著名的西方哲学史大家罗素,曾经在一篇《我为什么不是基督徒》的演讲中提到过这个耶稣咒诅无花果树的故事。在他看来,耶稣对一个没有到收获无花果的季节的果树索要无花果是荒谬的。同时,耶稣咒诅无花果树也是不合常理的。罗素由此还得出结论,耶稣在智慧和道德上不及释迦牟尼和苏格拉底。
那么,作为基督徒,应该如何理解耶稣咒诅无花果树的事情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第一,没有结果子的无花果树象征着没有信仰生命的以色列。耶稣时代的以色列,只有虔诚的外表,内心没有真正悔改,真正敬畏上帝。他们的信仰徒有虚表,只剩下宗教仪式。耶稣咒诅无花果树,代表神的审判降临在以色列。
第二,耶稣咒诅无花果树,只是为了用它来教训门徒。彼得对耶稣说:“拉比,你咒诅的无花果树枯干了。”耶稣就开始通过这个事情,告诉弟子们要有信心,神掌管一切,只有祈求,就一定得着。
第三,耶稣虽说是上帝独生子,但他仍是一个完全的人。他跟我们一样,也会感到饥饿。耶稣也有哭,难受的时刻。耶稣在没有吃过无花果的时候,生气地咒骂,显明耶稣人性的一个方面。但这样的诅咒,并不是在道德上有什么不当。罗素对此的看法不妥。
在我们阅读马可福音中无花果树故事的时候,最重要的教训,是从中学习如何做一个有生命的真正的基督徒。如果我们活出了基督的生命,就会结出如无花果一样甘甜的果实;如果我们只是形式上的基督徒,就会像被咒诅的无花果树一样枯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