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是怎么灭亡的?
天天刷书,一起成长。我们今天来刷《中央帝国的军事密码》。
我最近在得到上一直看这本书,作者郭建龙从军事地理的角度,来分析各个朝代的兴亡更替。
当我看到唐朝的时候,发现即使是荣耀至极的大唐,保持兴盛稳定也不过百年。
那每个王朝为什么都无法做到千秋万代呢?
我认为是统治模式的问题。
每个王朝的建立的统治模式,都存在先天不足。王朝初期,在混乱中建立一个新秩序,容易进入稳定阶段,社会开始繁荣。
与此同时,统治模式的先天不足带来的问题,逐步积累。当问题足够大的时候,统治模式开始失效,社会慢慢进入新的混乱期。
商朝靠自身部族的优势,政府其他部族,但被周突袭灭亡。
周建立了封建制度,将周王家族及功臣子弟分封到各地,建立有效统治,希望这种血缘和姻亲关系能够稳定。
但随着对外扩张的停止,以及家族几代之后相互血缘关系的淡泊,维系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纽带就断了。
秦靠法治建立了一个战争机器国家,支撑秦国不断对外攻伐,但统一之后,这套机制不适应和平时期,很快就土崩瓦解。
刘邦打败项羽之后,如何建立国家统治模式,也是大问题。郡县制与分封制并行,前面把自己分封的诸侯王一个一个消灭,后面又经历了吕氏之乱。在文景时期,干脆无为而治,解除对百姓的束缚,这实际也是治理能力的问题。在汉武帝开始强化国家机器打击匈奴的时候,又配套了一个搜刮民财的机制,极大的打击了社会经济,西汉开始走下坡路。
王莽天真地想复古,现在都找不到合适的管理模式,难道周的模式还能适用吗?
东汉开始,中国社会完全走出了贵族社会,进入了世家大族社会。东汉末年开始,一直到隋朝的统一,实际上走的是实力路线。
权臣替代皇帝掌握朝政,时机成熟就取代皇帝。司马氏模仿了曹魏,为了加强司马家的力量,又恢复了分封,把司马家族的人都封王,结果成了司马家内战。
内战内行的司马家,打得分崩离析,给进入中华文明圈的民族发展的空间,北方就乱了。
南北方政权又开始走马灯似的换,谁都不会相信谁。基本已经没有所谓皇权约束,谁的实力强,谁就上位,不能禅让就直接抢。
在这种模式下,建立一个稳定统一国家政权太难了。隋朝统一后,实际这样的惯性还存在,直到唐朝建立。
但唐朝的问题是,也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财政政策,中央从地方收税的模式并不健全。所以从唐玄宗开始,实行地方军政和财政统一的节度使制度,导致了安史之乱。在此之后,中央与地方节度使共存,直至唐朝灭亡。
说了这么多,就是不存在完美的统治模式,阶段适用的机制会慢慢失调,这导致社会组织也会像生命一样生老病死。
现在说要百年企业,其实一样,也很困难,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
改革也存在问题,第一,改革和维持要平衡,不能一直处于改革状态,要有消化改革成果的时间;第二,全面改革和局部改革也要平衡,局部改革如同打补丁,补丁打多了也会有漏洞,而全面改革涉及到组织整体,面对的阻力和成本都是极高的。
以上就是今天的主要内容。天天刷书,一起成长,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