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路上的苦行者上班这点事儿创作

职场黄金法则:沟通表达比事情本身更重要

2017-09-16  本文已影响78人  作家扉桐

一年前做实习生时,我认为职场生存法则是把事情做好,每天把部门经理交代的事情写在便利贴上,随时传达和跟进,人际关系和其他的工作以外的事物都与我无关。

经过一年职场的风云洗礼,如今成为高级总监秘书的我,亲身发现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沟通表达比事情本身更重要。

首先,越忙的人越注重效率,与之沟通表达要言简意赅。

我老板每天都非常忙碌,以至于我上班一周都没跟他一起吃过午饭,因为他吃午饭的时间不固定,常常想起吃饭餐厅已经收餐了。

刚开始我还像之前做部门秘书一样,将每件事都事无巨细的表述,直到有天我老板打断我的表述,对我说Anyway, Rebecca,这些details我都不care,你只需要告诉结果和我需要做的事情。

后来我会把需要他签署的文件汇总在一个固定时段让他签署,然后在他开完运营会议回到办公室时,争分夺秒地向他简述重要邮件的内容和近期的工作安排。

把事务按时间和轻重缓急的排列好,特别Urgent或Important的文件贴上标识并highlight,让老板节约阅读审阅时间一目了然,在老板问询时立马将时间地点事件人物主题等重要信息言简意赅地汇报。

对,我用的是汇报而不是表述,职场上高效才是工作勋章,不需要我们书生意气娓娓道来,言简意赅精炼汇报才是老板们最需要的。

当然,光言简意赅是不够的,将办公文件和老板的日程安排妥善处理好,仅为沟通表达的入门。

向他人转述事情时,一定要注意表达方式,巧用技巧。

由于我老板分管四个大部门,每次人力资源部给秘书开会前,都会跟我和总经理秘书进行预先报备。刚开始我并不知道目的为何,后来才知道职场是一问深奥的学问,每一步都有深坑。

其实她们是想通过秘书的反应来试探老板们的态度,而我每次痴痴傻傻只知道点头的反应让众人十分无奈。

有两件事让我印象最深刻。

第一件事,人事部打电话要我通知员工进行职业关爱面试,时间为早上十点。因为职业关爱面试其实就是升职加薪的面试,我满心欢喜的通知员工。

当时员工并没有说什么,第二天我老板把我叫进办公室,问我人事部把我们的员工面试安排在十点,我为什么不告诉他,员工七点半下夜班难道要在办公室干熬两个小时么,如果这就叫关爱员工的话,那么我的员工从今以后不参与这个项目。

我满肚子委屈,莫名其妙的被参了一本,懊恼之余我再次查阅了人事部发来的Name List,发现最早的面试时间就是十点。

如果我跟员工说的不是人事部让你十点去面试,而是考虑到你刚刚下夜班十分辛苦,所以人事部给你安排了最早的面试,十点钟,面试完你就可以回去休息了,那我也就不会被员工误解,被老板责备。

其实很多职场小白并不是败在工作技能上,而是败在沟通能力上。

年轻人没有太多工作和人际关系处理的经验,办事说话常常缺乏圆滑和周到,所以年轻人遇到事情不要急着抱怨和抑郁,要通过这些不愉快和哑巴亏去学到一些终身受益的东西,比如情商,比如解决问题的能力,周旋和自保。

这并不是妥协,而是成长,真正的成长不是个性尖锐的喊叫我要自由,真正的成长是置身漩涡你依旧能够游刃有余。

传达同一件事,沟通表达的方式不同,效果变会大相径庭,不同的人去转达效果也会各异,这就是我为什么说沟通表达比事情本身更重要。

还有一件事,也与人力资源部有关。

当时酒店要参与慈善义跑项目,需要每个部门出几个志愿者负责路线引导,在会上人力资源部经理对我格外强调,按照任务分配和运作安排,我老板管理的部门要出八个人,如果我不说话就证明没有异议了。

按照我原有的经验,秘书开会只需要记录,会后传达即可,所以当时我只是微笑。

结果回去一传达,几个部门的领导都在我老板的办公室里炸了锅。

事后我老板对我说,Rebecca,你是我的秘书,要具备维护部门权益的意识,不要任人宰割,要在必要时刻敢于质疑和据理力争。

当时我强忍着眼泪,满腹委屈,我并不认为自己错。首先我是怕作为秘书发声有越权之举,其次我觉得要维系同事间的和谐,不能当面让人事部经理下不来台,最后我并不了解营运部门的工作分配。

明明是处事周到却变成了不负责任,我心里一万点不服气,甚至还跟自己的老板生闷气。

后来给混迹职场多年的资深HR朋友打电话,他告诉我,如果你能在当时轻松愉快地问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你会尽量协调,但如果营运部门忙碌缺少人手,出不够八个人怎么办,最少出几个。

虽然看似你不够礼貌,但减免了后续工作中的许多麻烦。

职场上有效沟通比敷衍礼貌更重要

在工作中我们要对同事足够尊重,但尊重不意味着妥协和得过且过。为了颜面上的浅层和谐造成日后的诸多返工,得不偿失。

我老板教会我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做事。私下里怎样都好,但工作就是工作,没有人情没有优柔寡断,务必严肃严谨,作为老大,必须强势维护员工权益。

后来我也常常看到平日里嬉笑打闹的各部门老大们在运营会议上激烈争执,最终在辩论辩护讨论协商中,制定合理解决方案握手言和。

生活中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永远不受欢迎,但对于工作,有效深入的沟通并不是洪水猛兽,真正可怕的是你不闻不问对差事一知半解。

如果你拿捏不好分寸,问询事情时略显强势和生硬,最多给人不苟言笑或者情商不够的印象,但如果你怕得罪别人而羞于开口,将工作因为自己的迷糊中庸搞得乱七八糟,那么所有人都会质疑你的能力,在业绩和成果说话的职场,情商是扶手,能力才是阶梯。

职场上不需要口慈心善,成熟的职业人都是善于沟通精于表达,将事情说好然后再做好,当然,说得漂亮永远不如做的漂亮,严谨踏实好好做事,年轻的我们一定势如破竹,我们的磨难和委屈价值百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