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式与生存方式
保罗·福塞尔在《格调》里描述,等级存在于美国每个人的生活中,看不见,却感受实在。这个群体现象很有意思,在我们的几千年封建朝代历史中,等级森严的观念更曾深植民心,祭祀中还要分「天地君亲师」以正其位、明其身。
革命先烈们付出巨大努力以图消灭这些压迫,唤起人们独立自主的生存精神,但也不能一下子抽空人们获得身份存在感的唯一支撑,引入「阶级」概念成为一种缓冲,划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从五位排行榜变成二元对立,关系一下子简单了。再到全国人民齐心协力,走上和平发展道路,二元合一,大家都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改革三十几年,发展飞快,变化翻天覆地。我们地盘太大,有的跑得快,有的走得慢,这种速度差带来的不平衡,除了经济水平的显著差异,人们思想的分化,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等级」形态。
为了简单探讨(其实是hold不住这议题),我发现其中的变化很有意思。一种是「生存方式」,另一种是「生活方式」,两者有着一些奇怪而有趣的联系。
话说感谢各类媒体,「生活方式」成为现今很时髦的词,一众消费类互联网公司喜欢给自己贴上这个增值标签。追求生活品质、自我舒适的观念人们好理解,但生活方式具体是个什么东东,说法不一,包含的内容太宽泛,讨论起来不小心会跑到形而上去了...
我这种没见过世面的草根青年,肤浅的以为,很多生活方式(对它是可数的),是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合理的复杂化,在这个过程中收获愉悦满足。
喝茶,有人会准备专门适合的杯子,不同的茶要配不同类的杯子,材色、胎质、触感不同的器皿,逐一考究下来,喝茶的工序增加到十几道。重视时尚穿衣的人,要挑剔剪裁、颜色、风格材质,要甄选细节配饰,非常重视搭配效果,一层一个讲究,一件一个穿法。有朋友不在乎吃穿,但对每一代家用主机疯狂追爱,从发布时间、销量到经典独占游戏,所有周边细节可以如数家珍。有人从来不听流行音乐,翻墙到处搜寻老爵士,只听某几位大师的作品。
看起来,很多生活方式需要不菲的花费,没有钱,谈不了方式。但我也见过,喜欢账本的朋友,可以等三个月,从日本海淘一堆文具,只为了每天记录心情时,用上自己喜欢的本子和笔。在自己喜欢在意的事情上,投注超越常人的精力,对待生活的态度、方式,有自己的感受角度,有个人对事物与自身关系的思考互动,我想这也是为什么人们更愿意把它称作「方式」,而不是冷冰冰的、一板一眼过活的「模式」。
以前,我以为挣扎于繁重劳动,拿着微薄的收入,背负很多困苦,这种状态的生活就是生存。在今天互联网如此便利,人们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渠道表达自己后,透射出来的做法、想法,看起来很多人思想上才是处在生存态中。
把很多复杂的事情的简单化,通过一个简单逻辑获得安慰,成为一种「生存方式」。
"腾讯不就是靠抄袭吗?"
"小米最厉害的是营销,还是饥饿那种"
"智商高的人,情商都低"
...
有一些人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就是把一切自己不(愿意动脑子)了解的事物单一化、割裂化、脸谱化,这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手段。一旦知道这个社会,有人既聪明又努力,明明可以靠脸吃饭还有实力,再看自己一无是处,天呐,这将是三观的灾难。
没有人愿意主动为难自己,那把事实折成一个只看到表面的纸飞机,留下一个在空中划过的优美姿态,多美好多轻松~
我们以为赚更多钱,玩更多花样,见识更大的世界,便有了生活,殊不知懒于思考、不去运用自身的高级能力、没有求真探索的欲望,会使得自己更像一个刚从树上下来的生存者。
而真正的「等级」差异可能在这里。
题图来自艺术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