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针∥提醒
说明:
1.针灸治疗效果,受多种因素(包括并不限于疾病性质、病程、个人体质、生活经历及环境等)影响,可能导致疗效不及预期。
2.针灸治疗后,可能出现一系列排病反应,如头痛、发烧、腹泻、咳痰、情志变化等,此为病愈规律,一般三天内自行消退。一旦感觉加重,请联系您的治疗师。
3.针灸治疗过程中,个别人可能因为精神紧张或空腹,偶发晕针现象。此现象本身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治疗师会及时处理。
4.针灸过程中,请不要随意变换体位,以免出现弯针、滞针甚至断针的情形、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5.治疗过程的前、中、后,局部及沿经络部位可能出现酸、麻、胀、痛和重等现象,均属于正常现象。如有少量的出血和水肿,一般短期内会自行消失。
提醒01
如果你想对内针一门深入,得其传承,效如拔刺,请大家仔细看、读、品《黄帝内针》一书,书上没有提到的,不予考虑;即使书上提到,但是没有展开的,两年内不要深究;守住简单,从够得着的地方听话照做;有机会的时候到现场聆听老师的教诲。
提醒02
这里是《黄帝内针》的学习群,主要目的是协助大家自学《黄帝内针》,清楚其法理,遵循其规范,从自己够得着的地方开始实践。
上来只是问病,问病就给一个针方答案,这样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如果有病痛缠身,首先是去找医生,不要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在找到医生做了相应的治疗之后,你可以借助已经学习的理法,指导自己使用相应的方法协助,为自己的健康负责任,在实践中学习,同时不耽误治疗。
如果内针的传承你已经得到,方法已经应用得心应手,那么你自然可以用来:“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身。”
如果只是问病,而且得到了一个针方,你拿这个针方去实践,又没有得到效果(多半会没效),会给你带来什么呢?怀疑!而疑是学习路上最大的障碍。
提醒03
可以怎么样提问呢?
1.读书的疑惑;
2.清楚地描述:症状,6321的辨证过程,以及你内在的思维过程,导引等等。这样不仅你增加自己的自助思维过程,让自己越来越清晰明白,做一个明医;助教以及其它的师兄看到之后可以知道你哪里需要调整,帮助您调整并掌握内针;其他伙伴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从中学习。
因此我们这个群不会论为没完没了的问病群。
因此有可能掌握内针并深入针道。
提醒04
内针只有“正确的辨证施治思路“,没有“正确的针方”,没有“正确的穴位”,只有“有求必应”的同气点,只有明确的疗效。
提醒05
问:我有个问题向各位同仁请教,内针书上说外关通带脉,但是我看了一下经络书外关是通阳维脉,所以外关和带脉有什么关系呢?望解惑
答:搞清楚为什么,确有钻研精神,值得鼓励。在没搞清楚为什么之前,可以怎么办呢?
在你的提问描述里面隐藏着一种思维模式——先入为主。且不论为什么,但问自己相信的是什么?为什么相信这个而不相信另外一个?
是的,先得其传承至应用得心应手,再谈丰富发展,再谈去伪存真。“信是道缘功德母。”不是不能问为什么 ,是当我们还没有这个能力去判断哪个是对的,在什么情况下有效,在什么情况下有可能失效;哪个是错的,在什么的情况下可能有效的有时候,就选择相信。当然了,不想得其传承,信与不信就无关紧要了。
回应:老师,您这么一说,我心里的其他一些问题也都引刃而解,少了些许阻碍,感谢 老师解惑。
提醒06
一步一步的走,入门很简单,但想要效果稳定、疗效广泛,还需在第1章和第2章深入。
“最初的,即是最后的;最平凡的,即是最高深的。“——南师
初学很容易被病名所牵制,也很容易把其它的辨症思路带进来,也还有很多恐惧和担心,也有人看了很多案例而把内针神话,一个既简单又有效的方法是回到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