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5
辅导
JasmineYM
字数 1606 · 阅读 1
2019-07-15 22:56
每次一辅导孩子作业,真的是,出离愤怒。如果是不会做,没关系,我认真讲给你听。做错了,没关系,我还是讲给你听。
偏偏是,他正在写写作业,然后手就摸东摸西,要么突然就发呆。人虽然还坐在桌子前面,神早就神游万里了。我终于知道西游记中,孙悟空定住,神游出去的创作原型了。
这是其一。
还有更愤怒的,他为了敷衍作业,每一行都编几个字,只要能偷懒就偷懒。绝不在乎作业的质量。最可恨的就是,他总和你辩驳。为少做五分钟的作业,他要讲理半个小时。
真是为他的学习态度伤透了脑筋。
所以,我以前曾经偷过的懒,现在都要一点点的补回来!
要把他敷衍的学习态度好好的扳过来。
这个暑假吧,要好好的给他辅导。
辅导作业,这是一场修炼。
下面照例摘录今天的连岳内容。
说说优待外国人事件,潮流已经变了
原创: 连岳
几乎与此同时曝光了另一件事,福州一外国留学生骑行电动车违规,在交警执法中,5次推搡交警。民众认为事后处罚过轻。人民日报旗下的侠客岛发表评论认为,这位留学生完全够得上妨碍公务罪,应该拘留,还要遣送出境、报列不准入境,然而并没有,难怪网友觉得气愤,觉得在自己的国家,反而低人一等。外国人的身份不应是护身符。
这类优待外国人,甚至对外国人法外开恩的事,也不是第一次听说,见诸舆论的,也不少。个例之下是更大的潮流。从这次引发的反弹来看,这潮流似乎要变了。
我有个朋友,代理各类品牌,对消费潮流有很深的观察。不久前,他对我感叹:我们70后,比较洋奴,这难免,在成长过程,流行音乐,娱乐节目,几乎都来自港台,欧美的产品,从设计、制造、质量,再到广告营销,领先中国几个量级。从有形的特质到无形的精神,我们饥饿印象深刻,自然觉得自己土鳖,外国人(包括港台)就是牛逼。而自90后,情况就不太一样了,他们成长过程中,富足感更强,从小见多识广的人多了,并不觉得自己差,不甘于低人一等。
在我看来,真正要自信,包括执法上的中外公平,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我自己也在从事商业活动,平时接触的品牌也多,在实际操作中,发现有一种潮流,叫做“真的假外国品牌”,品牌有个欧美日的名字,也都注册在当地,宣传推广,有意无意让消费者以为它们是纯正的外国品牌。从法律上来说,没问题,它们确实是外国品牌,但实际从设计到生产,都是在中国,创始人也都是中国人,很多还是90后,是纯得不能再纯的本土品牌。这种操作手法,就很自卑,很洋奴。不得不说,有些产品还是做得不错。不过,我是绝不会合作的,在我看来,有这种猥琐基因的品牌走不远,有幸做大了,这种黑历史也是一颗大地雷。这种查证工作,耗费了我公司大量的人力,我希望再过10年,不需要做这种工作,中国品牌,就大方自信声明自己是中国品牌,再也不会傍洋人。
就是老自吹自擂清醒独立的知识阶层,我觉得状况也好不了多少,不少人写文章,辩论,下判断,默认的大前提就是欧美日(包括港台)就是对的,不讲逻辑,也不讲事实。长久以来,出去混一混,拿个洋文凭,本事并没增长,语言关甚至都没过,回国就敢要高工资,也是心照不宣的知识捷径。
我的意思是,长久的贫穷落后,对各阶层的精神,都有杀伤力。去管理大学,就有伴读事件,去当警察,就不敢处罚外国人,去当知识分子,就是觉得外国学说牛逼。甚至当消费者,在香港的商店花了钱还被店员歧视,也在想,是不是因为自己没文化没教养?
潮流的转向开始了。但这是一个过程,并不会迅速完成。我想,20年后,中国的市场、财富、创造再积累提升几个层级,骨子里的自卑才会消失吧。我们应该祈祷并维护中国的市场之路、财富之路永远走下去。小到个人,大到国家,有恒产就有恒心,穷了容易自卑,更没有发言权,这是庸俗而永恒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