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活一百岁,长忧八十儿(一)

2022-06-12  本文已影响0人  陈建军

《论语》学习之20601

【原文】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白话】孟武伯向孔子请教行孝之道。孔子说:“父母,让他们只为你的疾病而忧虑。”

思考之一“疾”注解及与“病”的区别

疾,始见于商代甲骨文,由表示人的“大”和表示箭的“矢”组成。全字所描绘的是一只箭正好射中一个人的腋下,即一个人被箭射伤的情形。有的学者认为古人用箭伤来代指疾病,因此认为“疾”的本义就是“病”。王国维《观堂集林·毛公鼎铭考释》:“象人亦(腋的古字)下箸矢形。古多战事,人箸矢则疾矣。”古代战争很多,而弓箭是常用的武器之一,在战争中的人们经常被箭射伤,所以古人以为“疾”的初始意义是“箭伤”或“外伤”,由此再引申为“病、疾病”。许慎将小篆的“疾”说成是形声字,引起了不少人的怀疑。段玉裁作注时说:“矢能伤人,矢之去甚速,故从矢会意。”这就是说,小篆的“疾”仍然是会意字。

“疾”与“病”二字在“疾病、生病”的意义上是同义词,并没有轻重的区别,都既可指重病,也可指一般的病。《吕氏春秋·贵公》:“管仲有病,桓公往问之。”又《知接》:“管仲有疾,桓公往问之。”同一件事,有时用“病”字,有时用“疾”字,可见这两个字没有轻重之分。《吕氏春秋·异宝》:“子培疾而死。”“疾”而至于死,可见“疾”并不指轻病。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病”的本义是病情加重,“疾”不具备这个意义。

然而,《泰伯篇》记,“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明明病情加重,奄奄一息,却偏偏说是“疾”而不说是“病”,盖门弟子有无疾而终乃“寿终正寝”之说吧。

思考之二孟武伯,何许人也?

孟武伯,就是前章中孟懿子的儿子,是鲁国孟孙氏的一位继位者。姓仲孙,名彘(zhi),武是谥(shi)号,春秋时期鲁国大夫。据《左传》记载,孟武伯在年轻的时候做过一件荒堂事。孟武伯想在一个叫陈邑的地方养马,陈地的官员说,陈地百姓贫穷,不能在这里养马,就委婉地拒绝了他。孟武伯大发雷霆,率领随从攻打陈邑,但以失败告终,他一直怀恨在心。后来,陈邑的官员来找他父亲孟懿子汇报工作,他就借机鞭打人家。等到他父亲去世的时候,陈地的官员来奔丧他不接纳,向他表示要效忠,他也不接受,最后官员们害怕他报复,就叛变到了齐国。从上述史料中,我们可以对孟武伯这个历史人物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一是孟武伯的身份地位很显贵,是鲁国贵族;二是他的性格特征:为人强势,骄奢淫逸,喜欢惹祸。

思考之三子女行孝与父母担忧二者有何关系?

孟武伯来问如何才算孝敬父母,而孔老夫子回答你要多想想父母对你的担忧之心。乍一听,感觉二人的思维好像不在同一频道上,这其中有什么关联呢?

朱熹老夫子在《集注》里说,“父母爱子之心,无所不至,唯恐其有疾病,常以为忧也。为人子女体会此心,而以父母之心为心,则凡所以守其身者,自不容于不谨矣。”意思是父母担忧子女无所不至,尤其是子女生病的时候。做子女的如能体会到这一点,常常把父母的心情记在心里,就会小心谨慎地对待自己的身体或德行。

人,一旦体会到父母这颗伟大的心,并能以父母之心为心,则自己的一言一行自然就会小心谨慎,因为不忍心让父母担忧啊!正如《弟子规》所述:“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不让父母为自己担忧,这不就是孝了吗?

顺着我们出生成长的生命历程,一起来体会一下父母“常以为忧也”“唯其疾之忧”的“忧”字吧

首先我们的身体得之于父母,父精母血,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每一位母亲既要承受着身体的各种反应和不适,还要担忧胎儿是否健全、是否聪明、是否有病,关注胎儿的每个动静,盼望着能健康平安地出生。然而我们很多时候,对于我的生命来源于父母这样的深恩却习以为常、渐渐淡忘了。《孝经》中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我的身体是属于父母的,不是属于自己的。从爱惜自己的身体发肤开始去体会父母的养育深恩,认真对待自己,不使父母担忧,能把这一句简单的话实践出来,孔老夫子说,这才是行孝的开始。

出生后的三年,我们没有自理能力,完全依赖于父母的养育才能顺利长大。试想,如果父母不照顾我、不精心守护我,我能活下来吗?应该不是冻死就是饿死了吧。所以夫子才会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父母亲亡故后,子女要守“三年之丧”来报父母的这三年怀抱之爱,难道过分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