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采铜看世界
01
想了解心理学,可以有很多的角度切人,比如读书,学习专栏,与人交流请教等等。但从人物角度切入,算一个高效的切人方式。
之前的文章,很多都是讲述罗杰斯,以及他的人本主义,并通过他的书籍《论人的成长》,对人本主义有了更多的理解。
罗杰斯毕竟离我们太久远了,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活跃“在当下的一位心理学人,采铜。
之所以活跃加引号,是因为他真的很低调。在这个人人都想攒粉丝,抢流量的年代,他却开始退知乎,弃微博,停简书。最后,把搜索引擎加到最大功率,才千辛万苦找到他的根据地,知识星球。
先来看看采铜是何许人也:
知乎网的知名作者。
毕业于浙江大学心理系,获博士学位,曾经在华为任用户体验研究员。
他的书籍有 《深度学习的艺术》、《开放的智力》、《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02
再来看看采铜的《精进》这本书吧。不妨提炼一下书中讲到的一些核心内容。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时间:
多做收益半衰期长的事情。
建立一套平衡的时间观,让生活有快有慢。
如何做出更好的选择:
以人生最高目标作为第一原则。
分辨和逃离”隐含假设”的牢笼。
利用精细思考法克服人类的选择弱势。
优化自己的努力方式:
即刻行动
利用“三文治“模型分解任务
培养成长型心智
借助”杠铃策略“打造自己的核心优势。
这本书正如作者所说,不是肤浅的写一些心理学的东西,而是写那些,他深刻体会的,同时也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从他身体流淌出来的真知灼见。
03
说完采铜的书,再来看看他的活动大本营,知识星球。
在这里,采铜的更新频率还是很高的。经常每天会发一些心得。也会推荐一些经典好书。
他在星球分享的内容,或是出自他的感悟,或是摘自推荐书籍的金句,无论是哪一种,都有受益匪浅的感觉。不妨在这里分享一二:
“艺术家本应凭借其作品,教化时民,祛除蒙昧。而时下的艺术,所做的不过是用艺术形式重复时人已认识到的东西。它们本身不具备精神的孕育能力,所以只可做时代的产儿,却不堪为未来提供滋养。换言之,这样的艺术,是被阉割了的艺术,其力也乏,其命也短。”——康定斯基《艺术中的精神》
曾经我问一个做美食的高手:“如何判断一个东西是不是好吃?”
这位高手略思考了片刻,吐出两个字:“平衡。”
之后我每次吃到好的东西时,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这两个字。
什么是平衡?我想,平衡的前提是不单调。如果一种食物只有一种味道,那么就无所谓平不平衡,平衡一定是至少两种味道加在一起,形成的一种和谐状态。
比如说上次我吃到云南的一种拌面,惊为天面,为什么呢,因为它里面有好几种味道,辣、酸、甜,再加上咸,混合在一起,每一种味道都不过于强势,而是相互配合,打出了一曲四手连弹的合奏。我想这就是丰富和平衡中产生的美味。
一个知识分子的大脑,跟google、wikipedia的区别是什么呢,区别是,前者头脑中建立的知识之间成千上万的“联结”是独特的,独一无二,无可复制。所以一颗睿智的大脑熄灭了,也就意味着这些联结也都烟消云散。
04
看采铜的星球了解到,他正在积蓄力量,写自己的下一本新书。
看到这个消息,激动和期盼之情充盈内心。只希望采铜的新书能尽快发表。
备注:无戒90天成长训练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