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2018-03-03  本文已影响0人  唐一缘

看到摆在床头的书,忽然感觉很久没有看过书了。

其实过年回家前还在看厚厚的《时间简史》解读版,距离现在不过半个月左右,印象中却已经大半年没碰过书。

去年计划看三十本书,元旦前回顾看过的书,目标大致完成。如果算上电子书,数目更多。由于看电子书(主要用手机)时常被其他信息干扰,导致大多印象不深。因为这个原因,从去年开始想看的书尽量都购买纸质版。书看完后堆放在卧室,隐隐有成就感,并在需要的时候可随时迅速翻看。

一年看三十本书的任务其实不轻松,平均下来每十天要看完一本。小说类的书籍不费脑,基本上能很迅速就看完。某天睡前花了四个小时把江南的《此间少年》看完,还感动加流泪一把。阅读需大脑深度介入的书籍会比较慢,十天看200页已经不容易。去年看一本大神写的专业书籍,内容比较晦涩(也可能没翻译好)但又觉得很重要,花40天看了两遍,终于大致理解。

微博上看领域内大V的意见、行业发展状态,资讯APP上查看新闻或阅读行内人士的博文,这是脱离书籍情况下我获取知识的途径。相比看微信公众号或朋友圈转发,自我感觉这种方式优质和高效不少。但每天花费不少时间,却不能让我对某个领域的了解更系统、更深入。每天看似阅读不少,其实浪费时间和精力在阅读无营养的边缘知识、二手知识。

获取外部信息来源单一,内容碎片化,这是脱离书籍时焦虑的根本原因。想要比较全面的了解某件事物或某个点,阅读书籍是目前的不二选择。这也是促使我回归书籍的根本原因。不求阅读小说的轻松加愉快,但希望阅读过后有助于自我知识体系的构建,并指导更好的生活。

最后放一张阅读与视野的图,个人非常喜欢,这是阅读的力量,也是阅读的信仰(有朋友问最右边为什么不是书,当时没能回答上,后来想想,可能是因为已经长成知识树了吧)。

阅读与视野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