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传统文化

50年后,中国不再有农村?

2019-07-25  本文已影响0人  新县志

- 农村 -

费孝通说,中国的社会是乡土性的

说起农村,总有一股土气

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才是社会的基层

如今,一座座村落被患上了“孤独症”,无法医治。

上世纪80年代,一大批农村户口挤破头想要成为城市户口;21世纪,一大批城市居住者却想要回农村。

一边是精彩纷呈,一边是平淡无奇,

一边是日新月异,一边是百无一新。

于是,一幕幕人口迁徙上演,追寻更多的是对城市的向往,伴随而来的是“被遗忘”的家乡——“沉寂孤独”。

这些想要迁离的人们是为了什么?

//////////

大山,是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

乡村和城市的区别在于,城市征服了大山,而乡村仍然被大山包围。

by 搜狐焦点网

“要想富,先修路”,一句耳熟能详的话,几乎在每个村子的大街上都能看见。当一条条公路开辟出来,蜿蜒在大山之中,村子的发展就有了可能,相反,衍生出来的可能就是成为“孤村”。

近年来,不少的村落因为交通问题不能解决而慢慢变成孤村或者依然贫穷。

@后头湾村

浙江省嵊泗县嵊山岛东北面

上世纪50年代,曾是当地最富裕的村庄,几乎每家都有别墅,但是由于是一座海岛,交通不便,越来越多的当地年轻人选择去其他方便的地区居住,就连老人,也是跟着搬迁,于是,这个村越来越少人,现在,这些房子的周围全都长满了爬山虎,成为了一个无人村。

by 乡野发现栏目

@石渠县

四川省

高原上的县,2012年,县内的各乡镇才开始实现马路通。

二十年前,从一个并不偏僻的村子到沿海发达城市,可能要坐三天三夜的客车,今天,这里的交通仍然是一大难题。

by 新华社客户端

@木梨硔

安徽省黄山市

藏于高山之中,800多个台阶之上,由于交通不便,很多人都走出了大山,只剩下166名村民守护着这里。

by 东海侠客

习惯了城市车来车往的生活方式,也会嫌弃回到家乡从镇子走到村子的家乡要花费一天的时间,计算过时间成本和车票成本后,住在城市无疑是省钱省时最好的选择,于是在犹豫的迟疑中选择了城市。

但大多数人还是无法割舍家乡的牵绊,在无法改变现状的一声声叹息声中,无数游子开启了两地一线的全年生活,即工作和家乡来回跑的生活。

//////////

出走,是一种常态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越来越快,2017年中国城镇常住人口8134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049万,乡村常住人口57661万人,减少1312万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出走,在农村人看来,定居城市,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成功。

@昵称

外出务工的小陈

从小就在农村长大,在这里度过了人生的前二十年,后来就去广州打工,每年回家见父母的时间仅仅过年一次。

他说:“村子里剩下的人不多了,都是些留守的老人,年轻人都去沿海发达城市打工了,今年回来是想接父母过去广州帮着带孩子”。

by 古村老槐1960

@会吃的鱼

国内大学生

土生土长的永泰龟城人,结束学业结婚生子后,带着父母举家搬迁。

龟城 by 吴有仓

数十年前的龟城,仍有一两千居民居住,如今,只留下数十户人家以养羊为生。

@农夫

农村的夫妻

因为老家的房子要拆迁,老两口给儿子打电话,准备搬去城里和儿子一起居住。

by 一起走遍世界

@湖山村

安徽歙县霞坑镇

因为土石流,居民全都搬迁,只剩下弃楼与花草对视相望。

湖山村 by 美食美游

由于升学、务工、拆迁、地质灾害等原因,搬离农村的人口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在农村,勤劳已经无法致富,如今的80、90后,不论能力,学历,都不愿意回到农村。

这些在地图上难以找到的村落,在城市化进程中慢慢挣扎,形成了一种农村人口只出不进的状态。

@驯鹿村

大兴安岭北部

我国最后一个驯鹿村,属于鄂温克部落。

历史上的鄂温克狩猎民族,是离不开酒、驯鹿、猎枪和原始森林的,然而,自2003年以后,他们便移民到山下,到现在,只剩下少数人坚持在深山驯鹿,正在慢慢消失...

by 网络

@黎槎村

广东省肇庆高要区

有着百年历史,以八卦布局著称,早已没有了往日的喧嚣,在这里长大的人们,早已迁往城市定居,百年古宅就此荒废...

黎槎村 by 美食美游

@东梓关村

浙江省富阳市场口镇

16年以前,年轻人为谋生计,离开家乡,村子面临消亡...

by 阿D地理

一面是城市的快速发展,一面是农村的不断凋敝。纵观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城乡差距逐渐拉大,城市对农村构成了极大的吸引力,吸引着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迁移。

一些落后的乡村背后,仍然还有不少倔强的灵魂坚守着那一份执着。

//////////

留守,是一代人的记忆

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大潮中,无论是小城还是村庄,都在逐渐老去,为这些城市贡献过力量的人们年龄也大了,他们放手让孩子在外闯荡,自己却故土难离,守着一份孤独。

@卿罡古村

广东省连州市

李大爷每天傍晚都会带着孙子,遛着自己家的狗,绕着村子走一圈,期间或停下闲聊几句,或看着孙子和其他小孩打闹,对李大爷来说,这就是想要的舒适生活。

by 子禾

卿罡古村由于年久失修,现在已经非常破败,只剩下老人和小孩。

@石门县

湖南省

阿婆已经年逾古稀,丈夫早年去世,子女在城里打工,阿婆却留在农村。地里的玉米成熟了,阿婆说:“自己年纪大了,不想白吃白喝的等死,也不想成为子女的负担,只要吃了止疼片,就可以上山干点活”。

by 子禾

@大石山区

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

山羊对于小毅来说,是见怪不怪,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上山放羊是从小就会的技能,也是放暑假后,小毅每天必须要做的事。

by 台海网

@上金村

浙江省文成县黄坦镇

仍然留守着六七十岁的吴阿婆和徐阿公。在2014年,这里还有10名村民,如今,全都搬走了。吴阿婆和徐阿公也想搬走,但是山下没有地种,还会给子女负担,便打消了这样的想法。

14年村里67岁以上老人合影 by 和讯新闻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里是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对于村落来说,坚韧的留守是保存的希望;可对于家族来说,外面的世界才是生存的希望。

老人的留守,是最后的坚持。

//////////

消失,社会之痛

每年,中国的村落都在减少,自1990年到2017年间,这些村落由377.3万个减少到244.9万个,按照这样计算,即在50年后,这些乡村会消亡殆尽。(数据来源: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

张谷英村 by 突袭网

而这些乡村在被逐渐孤立化的过程中,呈现的是一代又一代的悲欢离合,出走务工的青年渐渐融入鳞次栉比的城市,在外念书假期归村的孩子,竟也有“水土不服”。

灵魂深处,向往的是城市的喧嚣和明亮,淡忘的是只剩下建筑物的孤村,那是记忆中的“家乡”。

by 网络

从中国现代的历史看来,乡村以自己的血汗和付出喂养城市,等到城市日渐壮大之后,乡村辛勤的付出没有得到回报,结果反而是城乡差别越来越大。

一个乡村劳动者苦守天地一年,其收入与城市工作者远远不能比,也许就是这种现实,让想要逃离的青壮年更加积极的投身于城市。

农耕的村民 by 陕西卫视

村落消失的背后是中国乡土文明的流失,讲述文明的人老了,推动文明的人走了,乡村里千丝万缕的纽带在现代文明的发展下逐渐断裂。

于是,乡村文明逐渐衰亡,我们又该如何去挽救我们的乡愁?

也许,50年后,又有一大批新农村出现,经济繁荣,静谧而古朴,安放着所有人的乡愁。

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为此奋斗呢?

-END-

文 编辑 丨小县令

部分村落素材来源丨了不起的村落

文中人名皆为化名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