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iTM>蝙蝠谷闻 第21期

2016-12-12  本文已影响27人  何夕一言堂

1.移动互联网时代,工具型产品的整体焦虑

简评:支付宝为什么一定要做社交?这背后,工具型产品面临着共同的瓶颈——变现能力和用户规模不成比例。付费意愿低、厂商挤压、趋势碾压等等市场问题,共同推动了工具型产品的焦虑症。也难怪王小川反思说工具类产品要产生价值,就不能只做产品,而要提供服务。

2.重回主流,微博做对了什么,还需做什么

简评:从围观中国到娱乐中国,微博主动降低身段,把自己从社交网络降格成为了社交媒体,更多强调媒体的PGC部分,强调关系平台留住用户的重要性,做出了和微信乃至今日头条不同的差异点。

3.2016美国QCon“见证”:IoT未来已来,我们应该关注什么?

简评:IoT数据有自己的特点,比如说低延迟和流式更新,但是,「在IoT时代,大家的区别会来自于对数据理解深度的高低不同,在数据面前,传统公司和所谓的互联网公司地位是等同的,未来属于能真正洞察数据的个人和组织。」

4.2016美国白宫大数据报告:算法系统、机会与公民权利

简评:美国的这份报告已经出到第三年了,在2014年的报告中,有一个重要的关于社会公平的问题是「自动化决策中潜在的代码歧视」,主要指 「在大数据技术的设计、建设与使用过程中,并非故意却带来的歧视」,之后每年都会就「非故意歧视」问题进行深入的阐释,以及如何从制度和路径上避免之,值得平台和所有数据从业者警醒。

5.腾讯研究院:创新要坚守底线和目标

简评:自从腾讯把价值观变成「最受尊敬的互联网公司」之后,开始越来越多地提到「底线」以及类似的词语,不仅仅强调数据和业绩,而是更多提出了「价值」、「弥合」等等带有社会属性的目标。


蝙蝠谷闻,每天5篇平台解读文章。

by @何夕一言堂

有好的文章推荐和建议请投:anson.77.ho@aliyun.com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