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1
作家陶立夏说:
“当我太过沉浸于书中世界时,到厨房煮碗面,就能回到自己的生活。”
厨房二字,一读起来,便有影片放映在脑海。
油盐酱醋,锅碗瓢盆,滴着水的青菜叶,活蹦乱跳的鱼虾蟹……
炒锅在灶台上滋滋作响,炊烟推着饭香袅袅而起,这是人间烟火气的来源,亦是疗愈心灵的天堂。
一个人的清汤热面,两个人的甜蜜早餐,回家时的丰盛午饭……
厨房没有“最低消费”,更不存在“人满即开”,这里包容万千心事,也永远氤氲温暖。
上小学时,总是携伙伴蹦蹦跳跳走回家,刚拐进街角,便闻见饭香。
有时是红烧肉,有时是三鲜饺子,或是酸甜的糖醋排骨,肚子也适时作响,赶快告别伙伴,跑进家门。 一进门便看见妈妈在灶台旁忙碌,锅里散发香气的,总是路上想吃的美食。
我眼巴巴地站在锅前,争抢着盛菜出锅,就为了提前尝一口美味。
对于我这个小癖好,妈妈总是佯装不知,儿时觉得自己真是机智。
长大后才知道,原来那是妈妈视而不见,最宠溺的纵容。
长大后每次回家,也很少进厨房,在卧室或客厅,逗逗猫咪,擦擦桌子。
我偶尔进去厨房溜一圈,总是被妈妈投喂食物,刚出锅的小炒肉、炸好未撒调料的土豆条,哪怕是一块拌黄瓜的边角料。
同儿时一样,那是我和妈妈的小秘密。
在母亲面前,无论人长多大,永远是个孩子。
一顿午饭盛上桌,冒着喷香的烟火气,家人围聚一堂,筷勺你来我往,杯壁叮当作响,欢笑溢满厨房。
那是合家欢喜的声音,亦是生活的本来色调。
那袅袅而起,弥漫饭厅的炊烟,不只源于灶台与美食。
在绿油油的炒青菜下,浓油赤酱的排骨里,藏着父母与儿女的小温情。
一口一口吃下去的,是午饭,更是俗世的幸福。
岁月如梭,季节更迭。任谁也挡不住时光的流逝。我们在厨房的烟火气里慢慢长大,从偷吃锅中新菜的孩子,长成了独当一面的大人,也终于学会了在厨房煮碗热汤面,喂饱自己。
而后在某年某日,遇到了一个人,他在未来的年年岁岁里,与你互相投喂,彼此温暖。
再之后,年更岁往,当年只会煮一碗面的男孩,也能做出让家人称赞的拿手菜。
一盘番茄炒蛋都要母亲远程指导的女孩,也能动辄一桌美味大餐。
人总是在时光的催促下点滴变化,而厨房却一如既往,未曾改变。
它见证着一个人长大,寻觅远方,也陪伴着一个人变老,回归平凡。
几年前,人们常说:“生活不止苟且,还有诗与远方。”
而远方太远了,总会让人疲累。
所以人们又说:“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厨房便是这烟火气的来源,它让所有人回归生活本身,以心事为食材,情感为调料,下入暖色的锅里,烹出一碗名为温情的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