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龙与中本聪的去中心化困局
不凡的思想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有其随着历史进化的思维脉络与传承。
当下去中心化思潮的盛行,离不开两位大神——张小龙与中本聪的推崇,并且做到了王阳明所倡导的——知行合一。
张小龙的去中心化
2012年,张小龙说: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品牌。微信公众号搭载微信横空出世。
张小龙推崇去中心化的理念深入人心,微信公众号开始一骑绝尘,不久便成了头一号媒体平台。
时至2017年,经过多年的野蛮竞合,去中心化的微信公众号,早已形成了各个领域的中心公众号。时事领域有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新华社、占豪;财经领域有央视财经、财经内参;汽车领域有有车以后、汽车之家;等等。
2017年,倡导去中心化的微信公众号平台,可以在一夜之间封杀、冻结、禁言、整肃各类公众号。原因错综复杂,是非对错,众说纷坛。
横亘在推崇去中心化理念的张小龙面前的,有数座无法逾越的大山,是一道几乎无解的难题。
张小龙的去中心化,只能说是一个理想。要实现真正的去中心化,必然是要求跨种族、跨地域、跨组织、跨国界的。
而比特币之父——中本聪,就为我们设计并实现了一个绝佳的去中心化样本。
中本聪的去中心化
如果评选21世纪最伟大的去中心化实践,截止目前,非中本聪开创的比特币(区块链)莫属。
当下主流的货币体系,根植于对于中央银行(政府)的信任。但这种信任并不是可靠的,会有货币超发,甚至滥发,会导致货币贬值、通货膨胀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中本聪设计了一套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的,总量确定的数字货币体系,以实现货币去信任的目的。
比特币这套体系,虽然有去信任、不可篡改、交易透明、避免通胀、跨境支付便捷等优点,但缺点也是很明显的。监管政策不明,投机炒作疯狂,价格波动剧烈,电力、芯片等资源消耗(浪费)严重,交易确认时间长,小额支付交易手续费高,山寨竞争币进入门槛低,没有司法保障 等。由于其匿名性的特点,比特币也常被用于毒品、走私、绑架、网络勒索等非法交易,以及洗钱,逃避外汇管制、非法转移资产等不法行为。
更核心的问题是,以去中心化为核心的比特币,也难摆脱中心化的趋势。
一、算力的中心化
比特币采用的是工作量证明(POW)机制,所以算力至关重要,是比特币的核心安全保障。
算力决定了交易的确认,决定了交易手续费和新区块奖励的归属,甚至还决定了比特币协议或规则的更改。因为没有算力支持的规则更改,也就没有了最基础的安全性保证,所以几乎是不可行的。
中本聪的本意,算力应该是全网分散的。比特币的前3、4年,算力一直相对分散。但之后由于各路贪婪投机客的进场,全球(尤其中国)开启了算力的军备竞赛。2014年,Ghash.io 矿池曾一度占据全网算力的51%。挖矿门槛之高,早已让个人望而却步。
之后,币圈为了应对外界对算力中心化的质疑,为了给外界传递比特币是去中心化的信号,有意识的,让矿池算力有所分散。
即便如此,截止目前,据BTC的统计数据(参照下表,统计尺度不同会略有差异),前4名矿池的算力总和已超过51%,20名之后的矿池算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数据来源:BTC.com 算力的角逐,不过是资本与政治的博弈(硬件的绝对领先、电力的超级便宜等竞争优势是短暂的)。是否通过背后的雄厚财力外加合纵连横,对系统发起51%的攻击,只不过是利益与道德的问题。
二、开发的中心化
在最近的纽约共识签署之前,相当长一段时间,Core开发组无疑是比特币开发与维护的中心。
Core开发组长期控制了比特币的代码库,其发布的版本可以称之为官方。Core开发组掌权多年,在比特币社区积累了强大的号召力,相当程度上可以左右比特币未来的走向,如果不是因为旷日持久的比特币扩容之争彻底激怒了社区(特别是中国矿工)。
尽管Core开发组已跌落神坛,但这并不代表比特币开发中心的消失。中心只是从一个小组转移到了另一个小组,或另外少数几个小组。也许是杰夫·加兹克(Jeff Garzik)主导的SegWit2x小组,也许是其他。
历经此次扩容事件,比特币社区也会意识到开发中心化存在的隐患,也希望开发能实现去中心化,以避免单点故障。但这绝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无论是技术的掌握、协议的理解,还是个人在社区的声望,包括情商的提高(Core的硬伤),都需要时间的积累。
而且,很难想象,一个有一定技术门槛的项目,可以同时由成百上千的开发人员主导。代码的提交审核,必然要求是中心化的,否则会导致决策缓慢,甚至乱套。即使同一套比特币协议,可以由不同的开发小组通过不同的项目实现,但最终总会有少数几个项目是会胜出的,是最值得大众认可的,甚至是被认定为官方的。
所以,开发的中心化注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三、交易的中心化
目前主流的交易平台,是中心化的。
中心化的交易平台,不但有来自内部的道德信用风险(考虑到目前数字货币更多的处于法外之地,道德风险不容小觑),也有来自外部黑客攻击的风险。Mt.Gox悲剧的历史、Bitfinex被盗的经历,林林总总,也让币圈的人士深刻的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目前一些技术先驱已启动了更透明、更安全的去中心化交易平台,如 Bitshare、Openledger、OpenANX。但这些交易平台,无论在用户体验还是服务的完备上,都远逊色于主流交易平台,交易量少且流动性不足。今后虽然会有不断完善的过程,但想抢占主流交易的市场份额,绝非易事。
另外,更核心的问题是:交易量的分布,也是中心化的。
7月7日,《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发布了(2017年6月份)《国内比特币交易情况监测报告》。根据监测报告,OKCoin(占比24.3%)、比特币中国(占比21.9%)、火币网(占比20%)三个交易平台的交易量合计达66%,具体如下图所示:
来源:国内比特币交易情况监测报告 今年年初,央行也已开始着手监管比特币,约谈了数家主流的比特币交易所,下发监管规则草案。币圈的一些人士想通过交易的去中心化,让监管部门鞭长莫及。
先不讨论技术上是否可行,币圈目前的乱象是有目共睹的。如果没有有效的监管,币圈何时才能走向正轨?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日本、韩国、美国、德国、俄罗斯等境外各国,数字货币的监管都是必不可少的。
虽然央行6月未发布比特币监管条例,但通过境内外的各种迹象可以预见,未来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也应该会参考现有的金融期货或大宗商品交易所,采取申请许可制度,对交易平台的资质认证、财务监督、交易规范、反洗钱、防止非法交易、网络安全、风险防范、处罚措施等一系列环节实施有效监管。
在人性的贪婪与自私未消除之前谈去监管,是荒谬可怕的;在目前的世界政经格局之下谈去监管,是肤浅无知的。
交易的中心化,不仅是市场在人性驱使下的自然选择,也是政府监管的要求。
四、财富的中心化
比特币的财富分布,是中心化的,而且是极度两极分化。
比特币的世界,0.1%的人拥有63%的比特币,0.8%的人拥有近90%的比特币...(具体参考下图)。
来源:bitinfocharts 而且大玩家会同时拥有多个账户地址,实际的财富中心化程度只会比这更高。目前比特币玩家不过60万左右(由于比特币的匿名性,数据根据地址数量预估,只考虑持币1个以上的玩家),考虑到全球还有75亿(参考维基百科)的人口持有0个比特币,如果比特币真的如一些币圈玩家所愿,成为全球主要流通货币(几乎人人参与),那财富的两极分化之严重,是难以想象的。
刘慈欣在他的现实主义科幻小说《赡养人类》里,有这样一段描述:
“在我曾祖父的时代,第一地球60%的财富掌握在一千万人手中;
在爷爷的时代,世界财富的80%掌握在一万人手中;
在爸爸的时代,财富的90%掌握在四十二人手中。
在我出生时,第一地球的资本主义达到了顶峰上的顶峰,创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资本奇迹;99%的世界财富掌握在一个人的手中!这个人被称做终产者。”
如此,也许李笑来就成了中国区的终产者...
比特币基本已沦落为一个被少数大玩家操控的资本投机游戏,只是一些人浑然不知,一些人佯装不知罢了。
结语
比特币是中本聪的一场去中心化试验,作为试验,它已经非常、非常的成功了。
但是,经过了这七、八年的实践,我们发现,比特币会持续走向中心化(包括数个中心),与当初设想的去中心化是背道而驰的。
只要人类贪婪与自私的本性未变,去中心化就注定是人类社会不稳定的中间非平衡状态,最终会走向新的中心化。
互联网倡导去中心化,然后诞生了谷歌、脸书、亚马逊、腾讯、阿里。
公众号倡导去中心化,然后诞生了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占豪、冷兔、同道大叔、咪蒙。
挖矿倡导去中心化,然后诞生了AntPool、BTC.TOP、Bixin。
...
不稳定才能激发约瑟夫·熊彼特所描述的创造性破坏,乱世才会豪杰并起、群雄逐鹿,去中心化才能重塑以自我为中心的中心。这就是当下去中心化思潮备受推崇,最主要的根源之一。
知名政治经济学家-弗朗西斯·福山,在其著作《政治秩序和政治衰落》中描述了良治社会的三大要素:强政府、法治、民主问责,三者缺一不可。而且他强调,三者的顺序至关重要,强政府是第一位的。
也许,强中心确实是人类社会维持平衡态必不可少的,未来,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题外话
凯恩斯在其成名之作《和约的经济后果》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通过连续的通货膨胀,政府可以秘密地、不为人知地剥夺人民的财富,在使多数人贫穷的过程中,却使少数人暴富。”
这一历史难题,是中本聪大神所担心的,也是比特币这场旷世试验的根源。
解决这一难题,比特币注定是无能为力的,但比特币背后的区块链与信用机制,却给世人提供了一个非常不错的解决思路。当然,目前市场上一拥而上的山寨币,林林总总的联盟(私有)链,还有最近疯狂吸血的ICO,不在候选之列。
也许,要解决这一难题,我们还亟待下一个中本聪的出现。
本文由公众号「世相微语」原创,欢迎留言分享。
关注「世相微语」,希望能一起探讨,一起成长。
世相微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