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96:不作为偏误
【模型名称】
不作为偏误
【模型说明】
你与两名登山者一同登山。
第一个人掉进了一个冰川缝隙里,你本来可以帮助他,但你没有这么做,结果他死了。
而后你将第二个人主动推进冰川缝隙,不久后第二个人也死了。
这两种行为哪种更严重呢?
理性地看,这两种行为同样应该遭到谴责,无论是放弃不救还是主动谋杀——两者的结果都是死亡。
但某种感觉告诉我们,放弃不救不如后者严重。这种思维错误人们称为不作为偏误。
不作为偏误总是出现在无论放弃还是行动都会带来损害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放弃,因为这样引起的损害主观看来更无害。
假设你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面临着是否要批准将一种药品用于垂死病人的决定。
这种药品的副作用很强,它会当场杀死20%的病人,但能短期挽救80%的人的性命。你会怎么决定?
如果你像大多数人一样思考,你会禁止审批通过。你感觉当场将20%的病人送去西天的药物要比本来能够抢救80%的病人但没有施救的事实更严重。这是一个荒唐的决定,但符合不作为偏误。
假设你知道不作为偏误,你以理智和道德的名义决定批准这种药品,如果第一个病人用药后死去了,会发生什么事呢?媒体会大呼小叫,你就会丢了工作。作为官员或政客,你要认真对待民众中的不作为偏误——保护自己,对你有利。
不作为偏误解释了,为什么官员会选择在任上碌碌无为,而不是推进有利的改革措施;为什么CEO不愿意去研发新产品,不愿承担新品研发失败的后果;为什么即使买了不太好的股票,但我们也不愿意抛掉买新的?
上一个模型是行动偏误。这两个模型之前的差异在于,当形势不明、矛盾、看不透时,我们会主动去行动,因为不行动的话,就可能会承担更大的责任;而不作为偏误面临的形势是非常明确的,主动行动一定会获得好的结果,但这个好结果可能是在将来获得,所以对当前的激励不明确,可以继续拖延。
不管是那一种,都是逃避责任的一种。
【模型来源】
《清醒思考的艺术》
【问题】
这个模型给了你什么启发?
**注:模型来自于《清醒思考的艺术》,该书讲述了一些人类常见的思维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