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启智
依然,周六晚,心动赴约。
我到时,小伙伴们已经开始了共读,随即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畅所欲言。
喜凤老师抛出了自己的难题——孩子基础着实太差,双个位数(小学四年级),如何有效助力孩子成长?
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各抒己见,刘老师总是能高屋建瓴为我们指点迷津、拨云见日,他笑着说,这是好现象,因为心死则道生。
一句话引得大家哈哈大笑。是啊,常年坚守三尺讲台,哪一年不遇到如许情况?躲又躲不了,如何破局,才是真正见真章之所在。
我心下一动,想起了自己几年前的经历,彼时刚接触一群七年级孩子,水平参差不齐,现状一言难尽。
智者云:我们无法改变现状,唯有学着去适应,然后在能力范围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具体如何做?想起跟闺女共读过的《木偶奇遇记》,我何不用这本书打开师生的精神磁场呢?
于是我用了大半个学期,一点一点的带着孩子们沉浸式阅读《木偶奇遇记》。
具体流程:
1.时间点选择
一周2~3次,下课前8~15分钟。
利用语文早晚读、自习课时间,限定任务,限定时间,大面积完成任务,则执行共读计划。
(当然,老师需提前热身、预设,一是激趣,用“花式”读法、变换腔调开启阅读,选择最精彩部分展示给孩子,激起孩子们的兴奋点;二是“漏斗”式过关,针对个别孩子基础现状,睁只眼闭只眼,用“漏斗”式眼光看不足,当然,更多的时候使用“放大镜”看优点,基本做到全班共进退,避免暂时“学困生”游离于大集体)
2.以听带写
听读是输入,还得有说或写的输出,这样才能形成听、说、读、写的闭环。
孩子们在趣味听读的基础上,绝对有不吐不快的冲动,抓住教育最佳契机,以“我手写我心”的理念,“忽悠”孩子们记录下所听内容最有趣的部分,三言两语不嫌少,三五百字也很好,实在是书写困难的孩子,面对面说出几句,也要给个大拇指,鼓励他“能说会道”。
慢慢的,一周三五次的随笔就不愁无米下炊了。
孩子们写作之所以陷入困境,一是被动辄整篇作文的七八百字“吓破了胆儿”,二是无病呻吟、无话可说也导致孩子们厌倦、懈怠。
用最感兴趣的小故事做“饵”,以听带动口语(书面)表达,慢慢朝着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听写半自动化水平”迈进。
3.“饥饿式”共读
有人会问,共读/听一本书时,需要班里孩子人手一本吗?针对班级当时的情况,我的回答是no,撇开孩子们经济条件和家长读书意识所限,很难做到人手一本,几人共读一本书,正如袁枚在《黄生借书说》中所说的“书非借不能读也”,同时又契合营销术中的“饥饿策略”,还有利于“读书漂流活动”,同时,“饥饿式”共读又有利于孩子们培养注意力的聚焦,课堂的高效必须通过聚焦来锤炼。另外,课堂的高度聚焦,会吊足孩子们对故事情节关注的胃口,这种急的抓耳挠腮的欲罢不能,会让孩子们在课间饭后,或奔向教室后面的图书角寻找“答案”,或三五成群的互聊,畅享情节会往哪一步发展…………
孩子们读书的“胃口”就是在这样一点一点的“撩拨”下被慢慢“撑大”的。
这就是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第》52节“为什么学生感到越学越难了?”中所说的:我们应该想方设法的减轻孩子们的学习负担,应该让他所阅读的东西比要求他记住的东西多许多倍,用每天用至少半个小时的时间对有趣的课文/材料进行有表情、有理解的朗读,尽量做到让每个学生学会在阅读的同时思考,在思考的同时阅读,这样才能摆脱死记硬背的窠臼,这样才学会想象中对材料进行逻辑分析,这样才有利于锻炼孩子们的读写半自动化。
说一千到一万,孩子们之所以在读写、识记上出现了严重问题,追根溯源还是“阅读”这个底子太薄。
要想破局,必须在阅读上动脑筋,必须教会孩子们读书,教他们在读书的同时认识自己,教他们从书籍里受到教育,并且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
学校教育就是应该用阅读、用孩子们感兴趣的阅读、用真正的阅读来占据他们的全部理智和心灵,这样,孩子们学习的愿望就会被唤醒、被点燃,在阅读→悦阅→越读中寻寻觅觅,总会遇到能够在他们心灵里留下终生不可磨灭痕迹的那种根本书籍,待到那一刻,就将是孩子们真正的开悟时刻,彼时,长期被老师和家长纠结着的问题都将迎刃而解,孩子们的内省力会让他们拿出“遇水架桥、逢山开路”的勇气,抵达自己的星辰大海。
而我之所以选择《木偶奇遇记》作为男生必看的基本书籍,个人觉得本书中皮诺乔遇到的几乎所有诱惑,正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会遇到的,正是在和孩子们一日日的共读中,借助皮诺乔的调皮捣蛋,让孩子们学着用“第三只眼”审视自己已经掉的“坑”或者可能会遇到的“坑”……而这不正是阅读的一大功效么?
当然,不止有为男孩量身定做的《木偶奇遇记》,还有为女孩们量身定做的《绿山墙的安妮》《简爱》,科幻迷们的《三体》,爱小动物们的《夏洛的网》……
总之,针对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们,不同孩子们不同的的阅读底子和趣味,我秉持着“来料加工”的想法,多样化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他们。
用以趣味为主、有针对性的阅读来撬动师生之间的精神磁场,达到打造“润泽教室”的目标,在这里,师生共同建构学习共同体,在这里,大家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实现爱和教育的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