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

给自己点“无聊”时间,更容易激发创造力

2019-07-03  本文已影响4人  智能观

“人们都不想让自己无聊,因为他们认为无聊就代表无能。”而事实上,有点小无聊反而是好事儿。英国心理学会的会刊《心理学家》杂志刊登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无聊有助于激发人们的创造力。

几年前,记者兼播客主持人马努什•佐莫洛迪陷入了创作低谷。经过一番思考,她终于找到了原因:她认为是自己没有足够的无聊时间。(尽管这听起来很奇怪)

她的时间被现代科技塞得满满的——她的手机时间太多了。这使她没有足够的空闲时间来发挥创造力。

于是,从2015年开始,佐莫洛迪决定停止工作,并邀请她播客“Note to Self”(自我提示)的听众和她一起踏上一段测试之旅,来进行这个她称之为“无聊而精彩”活动的挑战。

“我们的想法是,要深入思考科技影响我们生活的方式,并对日常活动设定一些严格的限制。”后来,她写了一本类似自传的书,并与人共同创办了一家新公司和播客系列节目,来深入探讨科技是如何塑造我们生活的。

在费城举行的国际教育技术学会(ISTE )2019年会议上,佐莫洛迪谈到了她的“无聊而精彩”的挑战。有关当代人的信息超载,她的听众如何回应,以及为什么科学表明无聊对大脑有好处等话题。下面就是对她演讲的整理编译,分享给你。

1.关于无聊而精彩

当意识到缺少奇思妙想的创意可能是我自己的原因时,我就开始尝试努力改变。但这似乎不是努力就能做到的。我很想知道,我每天几乎不停歇地认真做事、努力探索,为什么还是毫无所获?是不是因为我不给自己那种感到“无聊”的时间?它和创意有什么关系吗?

佐莫洛迪

在我生长的年代,人们常说,“只有无聊的人才会感到无聊”,我想知道这是不是真的,或者无聊是否对我们人类有用。我与神经学家和认知心理学家交谈过,他们告诉我,当我们启动一个叫做“默认模式”的网络时,大脑就会处于一种清醒的休息状态。这是一个神经网络,当一个人没有参与任何事物时,这个网络就会被“默认”激活。

这也是我们在做自传体计划时使用的方式方法。我们会真实地与自己对话,会回顾生活——那些高潮和低谷——并构建一个关于为什么我们会坐在这里,并去预测我们未来的故事。我们还会想到要去的地方,并想出相应的路径,等等。这些就是我们在利用大脑的空闲时间做的。

但是,如果我们总是不停地点击手机,就无法利用这种惊人的脑力。所以我问观众们,是否有兴趣和我一起做个尝试,试着让生活变得更无聊,更多的走神,做更多白日梦。

我原以为会有几百人报名,但48小时内,就有2万人报名了。我想,这并不是因为我有多不同、多惹人注目。而是这引起了大家的共鸣,说明人们都对那种忙碌的现象有所担忧。

我这样做看起来有点另类。首先,我让人们下载一些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可以测量他们在手机上花了多少时间,以及他们查看手机的频率等,因为我们都喜欢自我量化。

结果显示,我们平均每天在手机上花费2小时左右;每天查看手机60次。这个数据能代表整个社会的状态吗?

在我去的一所高中里,一个15岁的学生问我:“你这个群体难道不是自我选择的群体吗?这不能代表大多数人的平均状态吧?”他是对的。我估计这些数字偏低了。因为来参加挑战的人更注意自己的习惯,所以才会来参加活动。

我是如何让他们感到无聊的?在测试的一周内,他们每人每天会收到一份附有作业的时事通讯和一个小型播客,里面会介绍当天要尝试科学和技术的任务。

我最喜欢的是第三天,这天的主题是“删除那个应用程序”。 这个想法不是让你退出Facebook或做任何激进的事。只是让你在这一天卸载手机里使用最频繁的应用程序,这样你就无法访问了。

它传达的信息不是因为“这个技术不好,要关掉它。”而是我们做事如何才能更有目的性,让技术工具去改善我们的生活,而不是让自己成为一名“任务大师”。

很多新兴研究告诉我们,科技正在影响大脑的工作方式。十年前,我们工作时的注意力大约每三分钟转移一次。现在我们每45秒就会转移一次注意力,而我们一整天都是这种状态。

实验结束后,90%的参与者都减少了他们的手机使用时间。但对我来说,收获最大的,是这些故事背后引起的共鸣。一个人写信给我说:“我感觉好像从精神冬眠中醒来了。”

尽管我们的数据相当不科学、也不见得准确,但许多学术论文都引用了这个案例。一点神经科学知识和个人数据就能让人们得到思考并引出更多的东西,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2.信息超载

在另一个项目中,我想教大家如何处理来自我们设备的信息。约4万人报名参加了这个“信息魔法”活动。这是一个为期一周的实验,旨在帮助人们找到焦点,并利用他们接收的各种信息做一些事情。

80%的参与者提到信息超载带来了身体不适。65%的人认为这影响了他们的睡眠,45%的人认为这让他们头疼。我最喜欢的一项统计数据是:30%的人说信息超载让他们的眼睛抽搐。

既然如此,为什么人们还是放不下手机?

人们告诉我,“我不想错过一些可能激发灵感的东西。”或者“我觉得有必要随时了解最新资讯,这样就有谈资了。”又或者“我深信我一天能完成的事情比任何人对我的期望都多。”

当我向神经学家丹尼尔·列维京(Daniel Levitin)描述这种不断点击的冲动时,他解释,我们人都有生理上的极限。

他说:“每次你把注意力从一件事转移到另一件事上时,大脑就必须启动神经化学开关。”“这就需要消耗大脑中的营养物质来完成。所以,如果你想同时做四、五件事,其实你并不是同时在做四、五件事,因为大脑不是这样工作的。恰恰相反,大脑是在不停地从一件事切换到另一件事情上,在这个过程中就会耗尽你大量的神经资源。

一般人每天要在电脑上切换566次之多,这会消耗大量葡萄糖。我要求人们通过选择一周的信息目标来重置他们对信息的期望。在这一周内,只能浏览那些能让他们达到目标的信息。

那么,无论是你想变得更有创造力,还是想对某一特定主题更了解,想了解最新的新闻,还是想与家人和朋友保持更多的联系,或者只是让你自己感到更协调都可以。心理学家称这样叫“坚持模式”,它已经被证明了有助于改善你的记忆力。

每天结束时,我们都会通过短信和参与者联系。一周的实验结束后,71%的参与者感到压力减轻了。但同样,真正让我感动的是一个女人的故事。

这个女人把法语作为她的信息目标,她只看法语YouTube,只做法国菜,每天下班后用法语给我的语音信箱留言。她说,那一周她学的法语,比在过去20年里,每周上一次成人教育课学到的还要多。

因此,我认为,我们要在上网前设定目标,不能忘记我们上网的初心,这样才能避免信息超载带来的痛苦。

3.一起努力争取无聊

在完成第一个项目后,我写了一本书,名为《无聊而精彩》(Bored and Brilliant)。里面一遍又一遍出现的话题让我感到很精彩。家长和孩子们在屏幕前争得不可开交;员工在应对职场上的倦怠;年轻人在应对抑郁和焦虑等等。

很多老师告诉我,他们课堂中也在用这本书,因为关于这方面的课程太少了。智慧的老师都知道,这既非开始亦非结束。因为谁都不知道正确答案是什么。技术有着惊人的力量,它将我们与更多的信息和更多人链接在一起,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事。

但我认为,我们要教人们如何以及为什么要用技术产品。因为,那些互联网商业模式,吸引着我们贡献更多的数据和时间以及浏览和点击,这对我们是相当不利的。

很多老师告诉我,他们现在必须在课堂上教一些他们以前从未教过的东西,包括人类最基本的功能,比如如何交谈,如何倾听,如何与他人眼神交流之类的。

现实就是如此,唉,怎样才能让我们更无聊呢?

更多干货文章,请关注智能观的公众号:zhinengguanym,里面很多方法论、干货与前沿思想等文章。在对话框回复:编码书,获取儿童编码相关书籍。有关前沿教育的问题,也欢迎与我们交流。

来源:edsurge

作者: Stephen Noonoo

智能观 编译

—完—

亲爱的朋友:

曾遇到一个人,给我留下蛮深的印象。他说:每天都要把自己累到不能动,才能安心睡觉。

他看似很努力,却总达不到他心目中的样子。这种情况,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任何努力都要注重科学和方法,否则,即便整日奔波,“不累到无力不心安”,又如何?

看到佐莫洛迪的演讲,在这个充电日跟你分享一下这个话题。

希望本文对你有所帮助。

安!

智能观 灵米

2019-7-3 于北京五道口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