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
手足口,四季发病,以5,6月为高发季!
5月已经来临,所以分享手足口的一些临床表现、预防及治疗方法,以便父母正确对待,从而少一分担心!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以手、足、口和臀等部位散在斑丘疹和丘疱疹为特征的出诊性疾病。大多数预后良好,少数病例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重症表现。
传染途径: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及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
发病人群:多发于学龄前儿童,3岁以下发病率最高。
流行特性:可在托儿所,幼儿园等机构内局部暴发流行。
临床表现:
1、普通型
初有发热,可伴随轻咳、流涕和咽痛。口腔粘膜见散在小疱疹或已溃破成浅溃疡,主要分布于舌面、颊粘膜、上腭和唇内侧粘膜处。手足皮疹以指(趾)间多见,初为斑丘疹、后转为丘疱疹,3~7mm大小,基部坚实,疱皮稍厚,周有红晕;皮疹可延至手臂、腿部、臀部或会阴部,呈离心性分布。部分案例仅表现为皮疹或者疱疹性咽峡炎。
2、重型
多见3岁以下,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情危重,可导致死亡。
重症有以下表现:
(1)神经系统
精神差或嗜睡,头痛、呕吐、易惊、惊厥,甚至昏迷;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肌无力或急性驰缓性麻痹,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2)呼吸系统
呼吸浅促或节律改变,口唇紫绀,咳嗽,伴白色或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样痰,肺部湿罗音和痰鸣音。
(3)循环系统
面色苍灰,皮肤花纹,四肢发凉,指(趾)发绀;出冷汗,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心率增快或减慢,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血压升高或下降。
3、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
①持续高热不退;
②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
③呼吸心率增快;
④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
⑤高血压;
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⑦高血糖,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病危病例。
治疗
1、一般治疗
普通型病例应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饮食清淡,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
2、重症治疗
及时就医
3、营养干预
可改静脉用免疫球蛋白(2g/kg)为营养品免疫球蛋白或乳铁蛋白。
预防:
1、注重饮食
2、加强免疫力提升
3、补充免疫球蛋白或乳铁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