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简友广场心理

资治通鉴

2024-01-09  本文已影响0人  阵雨心情

不知道为什么,最近知识付费领域掀起了一股解读和讲解《资治通鉴》的热潮。比较出名的包括《熊逸讲透资治通鉴》、《华山讲透资治通鉴》,还有最近很火的《冯唐讲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的确是一本好书,是宋朝的司马光召集当时最有名的十来个史学家和文人花费了近20年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全书分为294卷,约三百多万字,记事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截止到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按照时间顺序记载了共16朝1362年的历史。《资治通鉴》中引用的史料极为丰富,除了十七史之外,还有各种杂史、私人撰述等,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据说某伟人就特别喜欢读《资治通鉴》,据说读了不下三十遍。冯唐说,他觉得这个说法不可靠,因为《资治通鉴》并非一本易读的书,它的古文水平,在古籍里面算是中等偏上的。冯唐从十七岁开始读《资治通鉴》,一共通读过两遍,现在是第三遍。

为什么大家都喜欢研究《资治通鉴》呢?最重要的是因为它极具借鉴价值,熊逸老师属于学贯中西,融会贯通的讲法。他解读的《资治通鉴》,里面穿插着有各种知识,政治、经济、历史,哲学、心理学、管理学,营销学、宗教、神学。听熊逸老师的资治通鉴,感觉不是在讲历史,而是在听百科全书。

而冯唐解读的《资治通鉴》则主要从管理的角度去理解历史上的人、事、物,并以此作为修炼管理学的一个有效手段,让大家具备成事的能力。

人生有太多时候会看不清未来的方向,会迷失自己。当我们感到困惑时,不如看一看《资治通鉴》,也许从别人的历史中,我们便能找到自己的答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