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我们究竟是如何作出判断的
>> 系统2接受问题或提出问题:不管是提问还是回答,它都能引导注意力并搜寻记忆来找到答案
>> 系统1其他两个特点也支持用一种判断代替另一种判断的做法。
>> 看照片预测竞选胜出者,为何其准确率可高达70%?
>> 人的好心情和认知放松与动物对安全和熟悉程度的判断是相当的。
>> 即使对陌生人作出判断的能力不高,具备这种能力也是我们的生存优势。
>> 人们总会结合力量和可信度两方面因素来评估一个人的能力。刚毅的方下巴和自信的微笑便可告诉我们,这个人很有能力。
>> 我们往往在投票前就会对那些不具备我们认可的面部特征的候选人持否定态度。
>> 系统1理解语言,这种理解是建立在一些基本判断基础之上的,而这些判断通常又是在洞察事实和理解信息的基础上作出的。这些判断包括对相似度和代表性的判断,对因果关系的属性以及对联想和样本的可用性的判断。尽管判断的结果是用来满足任务要求的,但是没有具体任务时,这些判断活动照样也在进行着。
>> 为了证实左面长方体的方块数目和中间的方块数目相同,你需要数一下这两堆方块,对比一下结果,这个活动只有系统2能完成。
>> 平均长度与总长度是完全不同的数量概念
>> 系统1通过原型或一组典型事例来代表不同事物分类,它能解决好平均问题,但对总量问题就束手无策了。一个类别的规模及其所包含的实例数量,在我们判断总额变量时常常被忽略掉了。
>> 与强度等级匹配的描述
>> 思维的发散性让我们作出直觉性判断
>> 刻意回答一个问题却引起了另一个问题,这一行为不仅没必要,而且对主要任务的完成也很不利。
>> 评价一个人是否有吸引力是一种基本判断,不管你是否想这样做,这种评价都是不由自主进行的,也会对你产生影响。”
>> 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些线路,这些线路可以从脸型来推断一个人统领大局的能力,即他看上去有些领导气质。”
>> 如果强度与罪行不匹配,惩罚则不可能公正。就像是你可以用光的亮度来与音量的大小匹配一样。”
>> 关于思维的发散性,有这样一个明确的例子:他被问及是否认为这
>> 家公司财力雄厚时,他想到的却是该公司令其钟情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