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有感(十)

2020-12-03  本文已影响0人  三省吾身刘洋洋

新来的公司同事,特别喜欢跟人探讨“以道驭术”、“找回自己”之类的问题。我是非常喜欢这种人的。但是我觉得他有些过度追逐本质,非常忽视包装。比如他很看中人品,但是不太在乎和别人相处,不太去考虑领导的想法和意志。这就像一个人只追求自身长得漂亮,不在乎穿衣打扮。鉴于他跟我有点类似“同道中人”,所以我隐晦地提点过他的缺点。但是发现他并不在乎,反而对我多了一些反感,觉得我是一个谄媚的小人。

此时,恰好《论语》读到了孔夫子说的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不到他冥思苦想仍不得其解的时候,不去开导他。我豁然开朗:原来一个人如果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或者没有强烈改变欲望的时候,你跟他说也是没用的。当然如果这个人到了那个时候,那就要去说。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孔子说:可以对人说的时候不对人说,这就是失人。不能对人说的时候对人说了,你就是失言。

所以之前我对新同事,完全就是失言了。这既是对我好为人师的惩罚,也是警醒我不要自认什么都知道——我认为的缺点,就一定是他的缺点吗。这似乎未必。

而且失言还有一个坏处,就是别人不认为你在帮他改进,而是以为你在说他不好,在否定他。所以孔子还说: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所以,坚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还避免了“薄责于人”,自然就“远怨”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