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读书笔记二

2018-06-25  本文已影响0人  KevinSun001

每个人的大脑都有两部分,层次较高的逻辑部分与层次较低的情绪部分,我称此为“两个你”,它们会争夺对于一个人的控制权,管理这一冲突的方式,是我们行为最重要的驱动因素。大脑的逻辑部分可以轻易理解自身的弱点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是克服弱点的第一步,但大脑的情绪部分通常讨厌这么做。这段话,我反复读了很多遍,对我的触动还是比较大。回想起我们做的一次管理层培训,让同事们写一个头脑风暴题,你认为一个好的管理者应该具备哪些特质?一个好的管理者应该避免哪些行为?很多同事在写避免哪些行为时,第一条都写了避免情绪化,我有私下和他们交流,很多人和我说,有些时候情绪控制不住,当一个问题一个人反复做错的时候,情绪立刻就起来了,恨不得当时就把这个人叫到面前噼里啪啦说一顿,完事想想可能有点后悔。想象这个情景,我有时觉得挺好玩的,很像一个家长在絮叨自己家孩子,孩子调皮了,拉过来说一顿,甚至打顿屁股,但是孩子记得只是你打了他一顿,至于为什么打他,估计记不得。

管理的意义在于,让人真正从心底里认可他这份工作,认可这个组织,认可他的领导者,让他相信他的工作和付出,对自己和别人意义非凡。我们虽然没有血缘关系,却有同样亲密的组织关系,这份人际关系需要经营,而简单的情绪发泄,是关系经营里最容易伤人的。这个其实在生活原则里也更为常见,我们现在很多人都为人父母了,我们有时会在公司里和同事都客客气气,回到家反而和父母,孩子就很容易用情绪发泄,家人不经意间成为了我们情绪的发泄桶。诚然,喜怒哀乐是一个人的性格,好的工作关系,好的家庭关系,好的人际关系,我们都需要用心经营,无论工作和生活中,当你真的感受到自己的情绪要爆发时,记住下面的原则,“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不要让自己成为大脑低层次控制的人。

达利欧第二部分开始讲他的生活原则,他强调自己是一个超级现实者,但不是否认梦想的意义,梦想+现实+决心=成功的生活,这让我想起马云说的一句话,要做一个理想的现实主义者。根植于现实的梦想才有可能成功,否则就是空想。脚踏实地,仰望星空,应该是我们要坚持的。想想我们现在所从事的行业,现实的困难有时确实会让你蒙受打击,无论是你能解决的问题,还是解决不了的问题,每天都存在着。我们只有正视这些问题,不要去逃避问题,去发现和解决问题本身就是成长的过程。同时,我们也相信,我们所从事的这个行业是美好的,我们的工作是有价值的,和我们一起共事的伙伴们,无论领导,身边的战友,我们既是同道中人,又能彼此鼓励和成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