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人话”还是“鬼话”,全看语境
今早看到一文,谈到“社会方言”,觉得挺有意思。每个人在社会中同时担任着多重角色,所以说话的方式也会根据当时的情境来切换,而这种切换有时候是连我们自己都没有觉察到的。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每个人都被社会的潮流裹挟着,成为“多语者”。选择哪一种“方言”,得看面对的哪一个群体——老人、年轻人(学生)、社会名流(上层人士),性别(同性还是异性),关系(亲密还是生疏),从而选择“年龄方言”、“阶层方言”还是“性别方言”……(说来真是话长)
我觉得这是一个被我们忽略的事实——可能只是我自己不擅长这种“切换”罢了。我总是以“真”为贵,既然不能倾心交谈,那就不相往来,这样做的结果有两个:一是自己清静;而是过于清静。
在这些“方言”里面,我顶不擅长的就是“阶层方言”(阶层方言的变量是最多也最复杂的,一个人可以在爱好运动的同时有时一个宗教信徒,也就是多重身份),其次是“网络方言”——故不能与年轻人“共舞”。“网络方言”改变了传统的表达方式,如“表酱紫”、“我不造”、“雨女无瓜”……听惯了“传统方言”的老人会感到莫名其妙,所以,大部分人年轻人一般在和家里的老年人交流时会自动切换至“正常”模式。
仔细想一想,这种随机“转换频道”的本事我也有。和老妈打电话,我多半会用家乡老掉牙的“土话”,这种话的好处是通俗易懂,妈妈听着也不别扭;和儿子沟通,我会用普通话,会更倾向于语言表达的完整和童趣,因为我还有一点私心,除了交流,还希望他学会表达与写作,在词语的选择上就大不一样了……
看来,说“人话”还是“鬼话”,要看语境(即语言环境)。我们的语言表达其实是和语境息息相关的。在公共场合,和不太熟悉(不知底细)的人交谈,在谈话内容的选择上,也会格外慎重,不可能将生活细节和盘托出。而如果交谈对象是十分熟悉的人,认识多年的好友或如胶似漆的闺蜜,说话的语气及用词的选择会更随意,自己觉得轻松舒适为好。在领导(或其他具有特殊身份的人)面前,则多半不会嘻嘻哈哈,没大没小,会考虑如何措辞,以大方、得体为前提……
交际适应理论(communicationaccommodation theory,简称CAT),是社会心理学家Giles等人于1973年提出的一种理论,它最初作为社会心理学理论模式提出来,主要用于解释人们在交际过程中的心理动机。该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言语风格变化中的“言语趋同”和“言语趋异”现象。
言语趋同,指在交际过程中,交际一方改变自己原有的言语习惯,用更接近说话对象的言语。言语趋异,是指一方使自己的言语变得与说话对象不同,这主要是为了保持己方的社会身份特征。
至于“言多必失”、“沉默是金”,那又是另一回事了。交谈对象和语境决定着人的言辞,每个人都具有多重身份,也自然就是“多语者”。生活中竟然有那么多种“语言套餐” ,想想也颇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