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想撕书?--关于三分钟热度
三分钟热度,存在于各种情况之下,而学习领域是盛产它的重灾区。就算有些许的改变,也是只是漫长过程中的短暂时刻。
改变,我觉得是一种状态的切换,它从属于环境。比如你之前看JS的书很痛苦,难啊,看不懂。后来慢慢看的多了,居然看的懂了,欣喜之余居然发现看JS的书好像也不那么痛苦了。其实书还是书,难还是难,变的只是你懂多了。
看书学习,最容易出现三分钟热情。因为看书学习天生痛苦,从痛苦到不痛苦;学习,从难到不难。都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无一例外。今天的周末先行者群视频结束之后,有个同学问我,
看到我的回答了吧,就是动手。用眼去看,是一种学习;用手去敲代码,也是一种学习。眼是知,手是行,王阳明说,知行合一。在我这里就是要边看边写代码。古人诚不欺我也
一本书,有简单的地方,也有难懂的地方。导致看书有时快有时慢,遇到疑难的地方可能几天都看不了几页。这时就需要你能够自我调节,就像运动员也需要定期做康复保健,否则就是运动伤害。虽然有俗语说,书读千遍,其意自现。但我们内心还是要明白,总有些山峰是我们登不上去的。我意思是说,在学习中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容易崩。
我觉得,可以适当的换换看书的模式,当你读到你当下再也读不下去了,拿着书的双手要向左右两边一起用力的时候,把书拿稳,再轻轻的放下,然后长叹一口气,看远方,看窗外。呵呵,感觉可能会好一些。这种时刻,其实是心理上的最后一根稻草,再往下看就受不了了。这时候,给自己放松一下。
接下来,不是继续往下接着看,而是看看之前那些已经看过的内容。这叫温故。反正那些“知新”的东西也看不懂,就先不看了。先把“故”给温了再说。这就是给心理上继续减压。书嘛,翻到哪看哪,轻松些,看到的,都是知识,瞎看也是看。
当你按1,3,5,7这种顺序跳着看了一阵子,或是干脆换本书看。过段时间,再拿起当初看不懂的这本书来看,肯定就会有不同的感觉。因为同一个知识点,在不同的书上的介绍、讲解是不一样的。
上面这些内容,看起来很简单,但我亲测,在我身上比较有效。希望有兴趣的同学尝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