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事
2023-12-02 本文已影响0人
海珍H
一个很奢侈的晚上。
参观了老板的茶仓,品了老板的陈年普洱,听老板讲茶事。
入手的第一款茶是3年的白毫银针饼茶。老师说白茶性寒,最寒的是银针,5年以上白茶寒性大大减小。陈年寿眉,可消炎,一般的上感,腮腺炎,老寿眉即可疗愈。入手的银针就暂时收起来,换了5年的牡丹。
自此,对白茶情有独钟。
首先欣赏了老板的老白茶,5年、10年的牡丹。5年的牡丹尚有青色,干茶香气扑鼻而来;10年的牡丹色陈,完全看不见青色,色泽依然清洁水润,香气几乎没什么了,放到鼻子底下,也很寡淡。老板说,随着时间,茶在不停地转化,清气渐退,香气越来越浓,到一定程度,茶的香气开始收敛,茶性越来越平和,入口越醇,身体的感受越来越舒服。时间再久,只要存放条件好,没受潮不霉变生虫,茶的药香药性就出来了,身体的接纳度也就更高。
又欣赏了老板的普洱,甚至看到了50年代羊皮封存的老熟普!竹编包装杵在茶仓边上的千两。
然后,安静地坐在茶桌旁,端起茶盏,品老板的5年熟普,听另一位茶客讲她的姐姐如何说她冲的茶很急躁,同一款茶不同的天气冲出不同的口感,听老板讲,经营茶室,如何从一些规规矩矩拍照好看的茶道活动回到经营茶本身,如何放下茶桌上的众多规矩,到经营一个放松身心的场域,到经营茶文化、茶的人文性······我自然又联想到汉哲老师课程上的一句话:规则需要遵守,但毕竟人是最重要的。
时间不长,很安宁。
最后,带了几片陈皮回家,让它清理mine呼吸系统。
2023年1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