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世界简书散文随笔文学与美食

舌尖上的美食 | 花馔之玫瑰酱

2018-04-22  本文已影响162人  云淑

我国的花食文化渊远流长,相传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就有食花习惯,屈原在《离骚》中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似乎,这也是国人花馔的最早记录了。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州,在人们眼中,

是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其实,苏州的美食,也是渊远流长的。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说的,就是苏州的美食。

“折得玫瑰花一朵,凭君簪向凤凰钗”,

玫瑰自古就是爱情的象征。

把玫瑰花与饮食联系在一起,

我们大都认为是这样的:

新鲜的花叶,带着玫瑰的芬芳,

定能让食物多几分美好。

可,苏州人是反其道而行的,

把玫瑰花叶收起来,晒干或者发酵,

做成玫瑰露,玫瑰酱,食物中看不到完整的花叶,

香味却绝不输给新鲜的花叶。

早在清代,

苏州的玫瑰露、玫瑰酱,就已经驰名中外。

初春季节,玫瑰新绽,

正是苏州人吃玫瑰包的时刻。

白白胖胖的玫瑰包,

还未打开,就能闻到一股清幽的玫瑰香。

隐隐的有一点点暗红,漏出在包子褶子上。

不了解玫瑰包的人,肯定以为,这是豆沙馅的呢。

其实不然,豆沙馅的颜色要稍稍的偏暗,

而玫瑰酱则带着一抹明艳。

花香的诱惑,

让人迫不及待地想咬上一口。

如果,你真的这样做了,那就错了。

因为,玫瑰酱的包子里面有一小口玫瑰露。

这个时候,应该轻轻地,小咬一口,

然后,再慢慢吸吮,玫瑰露才不会漏出来。

一瞬间,你的味蕾,遍布玫瑰的芬芳与甘冽,

舌尖上犹如跳动着朵朵娇艳芬芳的玫瑰花。

掰开包子,

暗红的玫瑰酱裹着一层透亮的蜂蜜,

晶莹剔透,就像一块埋藏多年的花珀。

花香更加浓郁了一些,

裹挟着一点蜂蜜的甜香,沁入你的鼻端。

这个时候,人,仿佛受了蛊惑一般,

眼里,心里,全是这个玫瑰包,

唯一想做的,就是把它吃下去。

玫瑰包不适宜大快朵颐,而应该细细咀嚼,

慢慢品味它的细滑,松软与香甜。

口齿之间,满是芳香与甜蜜。

脸颊上,也微微泛起红晕,

仿佛沉醉在了这份香甜之中。

如果说,桂花酿是温润的君子,

那么玫瑰酱就是霸道的女汉子。

只要食物中加入了玫瑰酱,

所有的其他味道,都会被它所掩盖,

只剩下:浓烈,芬芳,甘甜。

或许,

玫瑰酱,是苏州人性格中另一面的体现吧。

表面看着温润的苏州人,

骨子里,也有着爽朗与霸道。

玫瑰酱,除了做包子,

还能做玫瑰酥糖,玫瑰酒酿饼,玫瑰腐乳。

苏州人对玫瑰,是如此的偏爱。

以至于,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精致的玫瑰糕点。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爱花的人,

早已在花开的季节里,就开始收集玫瑰。

洗干净,拌上冰糖,密封起来。

等待它,静静地发酵,等待它,再重放异彩…

小雨如酥的时节,还有一点点倒春寒。

撑一把油纸伞,漫步在清幽的古巷里。

循着花香,定能找到一家包子铺,或者糕点铺。

很简单的铺面,却收拾得干净整洁,

炉火上,是一个接一个的蒸笼,热气氤氲。

买一个热腾腾的玫瑰包,

将花香与甜蜜一起纳入腹中,

那暖意与芬芳,肯定能温暖你孤独的心。

如果,你想要去苏州,

又或许,你正在苏州,

那么,不妨,与玫瑰酱,来一场美丽邂逅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