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

2023-08-21学习经验交流分享

2023-08-20  本文已影响0人  文芳读写

林州一中交流分享会,学习笔记

与命题专家对话

从情怀出发,从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的60年研究说起,从自己对学科的热爱提及,理解和明确了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培养学生对学科的热爱,用自己的积极性投入影响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

所以说要能从学科特点出发,发掘有价值的信息,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发掘信息和情境的能力,用研究的心态去学习课本,学习课程标准。

聆听命题专家支招,提到任课教师需要学会从课程标准出发,对接考试说明。划分细目表,识别出来如何命制试卷。

阅读出高考评价体系中的框架,和根本目标的“一核四层四翼”。

明确高考的根本任务是选拔人才,那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从人到人才的转变。

培养人,也是一个方向,全面发展的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健康的人,人才是国家需要的那种类型,我们通过思维训练的实现。

理解考什么和怎么考的问题之后,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如何实现将学生和考生能够建立起来关系。

理解无情境不命题的内涵。数学学科的问题情境包括课程学习情境、探索创新情境、生活实践情境三类。其中三种问题情境在高考数学中的作用不太一致,以课程学习情境为检验基础的量尺,以探索创新情境为区分甄选的手段,以生活实践情境为拓展应用的渠道。

与命题人对话,实现高考评价体系的理解,知己知彼才能明确准备。

所以多研究高考试题,理解问题情境的出发,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实现途径。

下午听河北数学寓老师分享学校学习体系

从学校学习资料配置使用方面着手,通过时间长度衡量学习内容。

从数学核心素养的角度分析,如何通过高考试题情境中识别出需要的数学素养。

对基本能力的考察。

林州一中学习特点

看到班级学习情况,了解和我们学习进度情况,分配时间情况理解。

看到老师们的授课方式,看到一轮复习用书是《红对勾》,理解到活页练习内容学生做题情况分析。

看到老师组织内容和总结情况,也有课前展示的环节,我们在同步操作过程中注意落实情况,注意学生投入时间的效率,及时反馈,能够理解学生学习的状态和接受信息的情况。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