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字&书法

名家小楷第一期 | 被奉为“楷书鼻祖”,他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

2018-08-18  本文已影响1人  艺趣书苑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选择关注“艺趣书”

写漂亮中国字,从这里开始!


钟繇(151~230),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县东)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

举孝廉为郎,历官侍中尚书仆射,封东亭武侯;魏国初建,迁相,明帝即位,迁太傅,人称钟太傅。

工书,师法曹喜、蔡邕、刘德升,博取众长,兼善各体,尤精于隶、楷。点画之间,多有异趣,结体朴茂,出于自然,形成了由隶入楷的新貌。与张芝、王羲之齐名,并称“钟张”、“钟王”。同张芝、王羲之、王献之合称书中“四贤”。

钟繇真迹已无存,历代奉以为法。《书法正传》云:“钟繇书法,高古纯朴,超妙入神。”真迹不传,宋以来法帖中所刻《宣示表》、《贺捷表》、《荐季直表》、《力命表》、《墓田帖》等,都出于后人临摹。唐张怀瑾《书断》称他:“真书绝妙,乃过于师,刚柔备焉。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可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泰汉以来,一人而已。


1、钟繇《宣示表》

《宣示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梁武帝萧衍誉道“势巧形密,胜于自运”。笔法质朴浑厚,雍容自然。王导东渡时将此表缝入衣带携走,后来传给逸少(王羲之),逸少又将之传给王修,王修便带着它入土为安,从此不见天日。

  现在所能见到的《宣示表》只有刻本,一般论者都认为是根据王羲之临本摹刻,始见于宋《淳化阁帖》,共18行。后世阁帖、单本多有翻刻,应以宋刻宋拓本为佳。

此帖较钟繇其他作品,无论在笔法或结体上,都更显出一种较为成熟的楷书体态和气息,点画遒劲而显朴茂,字体宽博而多扁方,充分表现了魏晋时代正走向成熟的楷书的艺术特征。此帖风格直接影响了二王小楷面貌的形成 (从《黄庭经》、《乐毅论》,《洛神赋十三行》等就可看出),进而影响到元、明、清三代的小楷创作。


宋拓《还示表》 ·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传为王羲之临钟繇书。


(臣繇言:臣力命之用,以无所立,帷幄之谋,而又愚。)

《力命表》,文凡八行。真迹久佚,仅有刻本传世。见于《伪星凤楼》、《泼墨斋》等从帖中。书法古雅、研美,是著名小楷法帖之一。


4、《贺捷表》

《贺捷表》又名《戎路表》、《戎辂表》,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钟繇六十八岁时写。

内容为得知蜀将关羽被杀的喜讯时写的贺捷表奏。此系最能代表钟书面貌的一帖。

《宣和书谱》说:“楷法今之正书也,钟繇《贺克捷表》备尽法度,为正书之祖。”钟繇的书法,是较可靠的传世文人书中最早的作品。看此帖,其字尚未脱尽隶书笔意,但已属楷体。徐邦达先生认为,此帖的体即羊欣在《采古来能书人名》中所提到的“八分楷法”。

此帖“获”字的末笔,“舍”字的第一、二笔等,隶字的特点都还十分明显。钟繇的字以书写自然,风格古朴,以及章法结字的茂密幽深著称。这些,在此帖中都可约略见到。


5、《墓田丙舍帖》

《墓田丙舍帖》单刻帖,又名《丙舍帖》、《墓田贴》,钟繇书。宋米芾《书史》谓右军(王羲之)暮年所书。今刻入汇帖者,均称王羲之临、钟繇书,小楷六行,共七十字。

其用笔娴熟。兼含行意。元赵孟兆页《兰亭十三跋》谓其与《兰亭帖》绝相似,明时刻入《墨池堂》、《快雪堂》等,刊入日本《书道全集》(三)。


6、《荐季直表》

钟繇书于魏黄初二年(221),楷书,书时钟繇已七十高龄。

此表内容为推荐旧臣关内侯季直的表奏。原墨迹本于1860年英法联军焚掠圆明园时为一英兵所劫。后辗转落入一收藏家手中,又被小偷窃去埋入地下,挖出时已腐烂。幸有一照片留存。明代刻入《真赏斋帖》,清代刻入《三希堂》,列诸篇之。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合作、投稿请与我们直接联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