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与人的差距,取决于你能接受的最低标准线
01
近一个星期很忙乱,但我由此发现了一个秘密。
做了妈妈后,时间总是不够用。
白天几乎没有整段时间,晚上也只能等娃睡了以后,挤出一星半点的喘息时间来完成自己心里计划的各种事项。
然后我发现,自己这一周做了这些事:
1、听完了砍柴书院特训营截至目前的六节写作大课并按时提交了每一天的作业。
2、建立并整理了我的写作素材库。
3、完成了007点评小组的点评工作。
4、写了这篇文章。
这些成绩并不亮眼,但对于一个有着高需求宝宝的新手妈妈来说,着实不易。
这些完成事项有一个共同点:它们有deadline,如果不能最终完成,就直接出局或者出现比较麻烦的结果。
正是这一点,让我无论多忙,都要拼死在截止日期前完成它们。
这其实就是那个秘密:真正重要的事,从来不会被耽误。
02
时间管理专家、世界畅销书作者Laura Vanderkam女士做了一个时间日记项目,观察那些非常繁忙的女性一千零一天的生活。
这些女性都有繁忙的工作,有些是自己创业,同时还要照顾小孩和老人、做社区服务。
Laura让她们每周做时间记录,以便了解她们的时间利用情况。
其中一位研究对象在周三晚上出门办了点事,回家时发现家里的热水器坏了,地下室被水淹得一塌糊涂。
面对这场突发灾难,她不得不在第二天找来水管工,第三天找来专业清理团队处理损毁的地毯。
这些都记录在她的时间日志上,结果显示,对这场灾难的处理过程共占用了她那一周七个小时。
七个小时,那就是每天多出了一小时。
如果在一周的最开始问她:“这一周你能抽出七个小时学习一项新技能吗?”
和大多数人一样,她一定会说:”七个小时!你在开玩笑吗?你根本不知道我有多忙。“
但是当地下室被水淹了后,她不得不因此挤出了七个小时。
这件事证明,时间的弹性其实是很强的。
我们无法创造更多的时间,但时间会得到充分利用。
我们口中说的没时间做一件事,只是因为你内心深处或潜意识里觉得这事不重要。
03
在生活中,我们大多数人都声称自己有拖延症。
有趣的是,在现实中,我们并没有被拖延症给“拖死”,相反,我们活的好好的。
原因其实很简单,所有人都清楚那个事关自己“生死存亡”的deadline,我们会全力完成那些关键任务,以防自己踩线,落入最低标准的下方。
而除此之外的其他事,如果暂时不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严重影响,就会被无限拖延下去了。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目前的月薪是五千元,他想达到的理想状态是年薪百万。
很有可能,努力实现年薪百万的行动计划会被拖延。
然而,一旦月薪五千的工作保不住了,他则会熬夜加班,拼死留住饭碗。
这揭露了一个很讽刺的真相:我们的现状,往往不是自己渴望的理想状态,而是现实能够接受的最低标准。
04
没能成为自己的理想状态,说到底,你并没有真正想清楚一个问题:
什么对目前的我来说是最重要的。
如果你不能停下脚步,认真思考这个问题,那么很有可能,你会一直在可忍受的最低标准中持续焦虑着。
搞清楚自己心中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然后在心中认真地确认它。
接下来,你需要做的,就是不断执行它。
针对如何坚持去做一件事,李笑来提供了一个方法,就是给这件事赋予一个对你而言无与伦比的意义。
这个意义让你一想到这件事,就会充满激情地去执行。
比如,他在《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中提到的,将背单词和百万年薪联系在一起,背单词是为了以后年薪百万做的必要准备,所以每天背50个单词就可以赚一万元,背单词于是在他的意识里成了一种刚需。
你可以像李笑来一样,赋予它一个正向的伟大意义,与此同时,你也可以给它一个“如果我没能做到就会。。。”的负面后果。
就像家中坏掉的热水器,如果我没能及时处理,漏出来的水就会淹掉“地下室”,造成一场自己不想看见的灾难。
刻意地提高理想状态在心中的紧急程度,其实就是在不断提高我们可接受的最低标准,这条标准线决定了我们能走多远。
05
目标很重要,如何让我们高度聚焦在目标上,同样很重要。
真正能让我们深入其中的,是自己的执行力。
执行力来自于哪里?
它来自于我们内心对这件事的真实想法——它对我足够重要吗?我会全力以赴吗?
抛开技巧、方法和努力程度。
很多时候,我们与人拼的,其实是内心那根看不见摸不着,但真实存在的,对现状可接受的最低标准线。
看清你的最低标准线在哪里,然后努力把它与自己心中最重要的那件事绑定在一起,赋予它一个伟大的意义,也可以告诫自己,如果完成不了,我会迎来一个多么糟糕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