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成功,除了上瘾机制,你还缺一个盲盒式奖励制度
人的一生都在和平淡无奇做斗争。同一个工作时间长了,就想换个新鲜的;同一个地方呆长了,就想出去走走;同一个人相处长了,就想认识新的人,我们的大脑其实挺喜欢追求新鲜刺激。就因为这样,人挺容易就被套路了。
当经历变得反反复复单调乏味时,我们总想找点不一样的来体验。那么如果把游戏上瘾机制用在人生目标中呢?
游戏套路剖析
《上瘾》这本书解析了上瘾机制的套路。它依据的是最简单的心理原理:行为-反馈。
在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实验中,早就揭示了奖励对行为再现的影响,这就是强化理论。
在上瘾模型的循环中,首先要有一个触发行为的饵,一旦饵被咬住了,行为就发生了,接下去就是完成行为后的奖励,因为奖励的刺激,使得再次投入行为的概率增加。
行为模式是可以被设计的,只要把上瘾模型用好,一个反复出现的行为模式就可以加诸到产品上,进而获得回头客。
最典型的应用场景就是游戏。游戏初期是上瘾模型最高效的时期。此时较低的游戏等级,代表简单的升级过程,也意味着频繁的升级奖励。经过不同的奖励刺激,玩家就会驻足游戏投入大把时间。游戏上瘾很容易,大脑太容易被这些刺激所俘虏。
到游戏后期,明明升级很困难了,为什么玩家还是会继续?因为损失厌恶,玩家对那些已经投入的成本无法做到视而不见,即便已经是沉没成本了。
游戏上瘾,给了许多人启发,是不是可以在生活中运用呢?毕竟除去游戏,很多产品背后都有上瘾机制存在,比如淘宝双十一预热的小游戏、购物赠小样、购物优惠券等等。
把套路用在人生上
用上瘾机制设计人生目标,确实可以。不过问题在于如何设计?
目标设计问题
人生目标,有大有小,目标分割需要有科学性,分割不恰当造成太容易或太难完成。前者没有挑战,让大脑丧失兴趣,后者太难,让大脑畏惧。正确划分目标大小,是个技术活。
时间长度也需要考虑,太长能否坚持,太短是否足够达成目标?
奖励设计问题
另外要面临的问题,不是促发行动的饵,而是多变的奖励。《上瘾》着重强调了奖励需要多变。大脑喜欢新鲜刺激,一成不变就容易厌倦,效果就要打折扣。
如何设计多变的奖励呢?一个心愿清单?但谁能保证此时的心愿,也是将来的心愿?人是如此多变的生物……
游戏世界的奖励是预先设定的,玩家并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一个神秘的奖励比一个已知的奖励更吸引人。转换到现实世界,自己设计奖励自己知道,奖励的新奇感早就降了一半。
同时,多变不仅意味着不一样,还表示奖励的层级需要递进,越困难的目标越需要大奖励。递进的奖励是以金钱来衡量,还是以喜爱程度来衡量,又或者综合衡量?
阈值适应问题
最后一个问题是阈值的适应性,也就是厌倦。虽然多变的奖励可以延迟,但仍然无法避免它。这就如同喜欢喝喜茶,天天只喝同一个品种,很快就会厌烦。如果每天换一种,两三个星期后,同样也会厌倦。
影响适应性的因素,一个在时间长度上,一个在事物的变化。它们都在前两个问题中涉及。
这样看,把套路用在人生上是可以的,前提是你要能设计一个可用的套路方案,这个方案需要有如下的因素:
1 把目标关卡设置得刚刚好,不易不难
2 适当长度的执行时间
3 一个不会突然被厌倦的心愿清单
4 根据清单,设置足够的奖励递进等级
5 激发行动的饵/愿望
难办的奖励与欲望
想了想,也许有一个这方面专长的朋友可能会更好,比如产品经理。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做嘛。
套路方案确实不容易制定,不过最难的可能就在奖励上。
毕竟不需要奖励的人,早就靠着坚韧不拔的毅力走在了人生的前列。没有走在前面的人,做不到坚韧不拔,只能靠外界奖励来促动。
愿望清单的背后是对欲望满足的期待。制定愿望清单,兴许很顺利,兴许绞尽脑汁后可能发现没什么想要的,勉强列了两三个奖励,就没有更多了,这就无法同目标计划的长度做匹配设计。
而实际执行完成时,又可能发现之前列的奖励已经不需要了……奖励最后成了浮云……那还要奖励干嘛?
欲望这东西,本就是一时兴起的居多,不能即时满足,之后就是会丧失吸引力。非要说延迟满足吧,太延迟的结果就是不需要满足了。
有一个朋友和我提过他的经历。明明兴高采烈地设定某国咖啡豆为奖励,却在执行计划的某天发现,不想要了。那奖励怎么办?最后他问了一圈人,换成了某本书。可谁也无法保证会不会再改,连他自己都不信。
不得不怀疑:用游戏关卡来设置目标,极容易在奖励上功亏一篑。游戏化也不是那么好用的。
盲盒式奖励制度
奖励这个难题,也许交给他人会比较好办。这其实类似大人给孩子奖励。小时候,父母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承诺考100分后,奖励带孩子去出玩。而小孩子没有金钱去获得游玩的机会,只能靠自己达标,期待父母兑现奖励。
现在就是把愿望清单给别人,让别人安排随机奖励。这样自己就不知道完成任务后的奖励是什么,既有意外感又有满足感。这就是盲盒式奖励制度。听起来似乎是不错的选择。
当然更好的是,让别人买了奖励,完成一个发一个,直到最后计划结束,双方结算。这么是进阶版的盲盒式奖励制度。想来似乎也是一个可行的方案。
这种盲盒式的奖励制度,有两个好处。一方面,奖励执行权从自己手里剥离,彻底改变自己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局面,只要专心做运动员就好了。另一方面,奖励池内具体哪个奖励会掉落,完全是未知的,这种未知能更好地刺激运动员努力一把。
当然,也许这也能成为一个新职业:奖励策划师。😂
下一步行动
找到一个与你一起制定计划的人,也许你们的目标不同、计划不同,但你们需要相互监督对方执行的结果,并为对方颁发奖励。
在正式开始前,你们要相互了解对方的愿望清单,以价值作为衡量单位,排列清单。
然后各自为对方进行奖励与目标的匹配,最后对匹配结果做合理性评估。当然制定结果要向对方保密。
之后就开始计划执行,最终完成后,进行奖励结算。
为防止出现耍赖问题,还是事先签订互助协议吧,又或者找第三人做见证。
想想挺有趣的,要不要试一试?
【文/云玖弋】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