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写1000字每天写500字每周500字

先去看7年书

2016-12-05  本文已影响21人  小米辣的倔强

从开公众号开始,写了也有几万字,但回顾起来,每篇文章都有太多太多不足。

为什么?

因为写得实在很小儿科。

有的说,很多公众号的文章也很差呀,

公众号的林子太大了,比我差的鸟肯定有,

相比不写字的人来说,我还算是敢动笔写的一个,已经不错了。

对啊,不错了,我也这么认为,至少敢恬着脸把文章发在公众号让大家看,就凭这点勇气,我也要给自己竖个大拇指。

这算不算掩耳盗铃、自欺欺人、自我膨胀、恬不知耻?

但我是追求进步的青年好么?怎能满足于现状、半壶水响叮当?

关键是,本人年纪轻轻已囊中羞涩、江郎才尽、未老先衰啊!

咪蒙最近有一篇文章里这样写到:

“很多人说,我的文章很好模仿,只要学学句式就可以了。

说这种话,实在太傻逼了。

想要全面模仿我,其实很简单,先去看7年书,每周保持2—5本的阅读量就可以了,读完了再来,好么?”

看到这句话,我深以为然。

咪蒙的文章,看似语言平实、亲民,实则藏着大智慧。

每篇文章的视觉、观点,绝不是站在我等小民位置之间,每次读完她的文章,除了觉得爽,还会留下一些感叹一些问号。

对啊,为什么我们的文章也是一个故事接一个故事,却还不够吸引人,引不起更多的共鸣?

是因为我们的面太窄,时代感不强,深度不够,更别提什么高度、发人深省的屁话了。

自己的文章写出来后再去读读人家的文章,会觉得自己写得很狗屎。

为什么我们写了写了就感觉把自己掏空了,没什么写的了?

那是因为除了储存的知识量确实承载不了写作的厚度与后劲,更重要的是,还缺乏想象力,缺乏敏锐度。

咪蒙上个厕所听到实习生给父母打电话诉苦,就偷听了几句,好,一篇文章出来了。

《罗一笑,你给我站住》一文出来,即刻,各大号已经卯足了劲,从各个角度,文章铺天盖地地出来了,热点趁得好啊。

莫言在《生死疲劳》里,把一匹驴,人驴结合,从驴的生到死的过程及思想描写得淋漓尽致,每一个细节都刻画得好像他就在驴身上附身过。

Amy的《爸爸,能不能只做我一个人的爸爸》,发现文章可以用这种形式去写。

总之,人家旅个游,买个东西,和朋友聊几句天,看到一则新闻,听到一句话,睡在床上走在路上,随时随地,他们就有文字冒出来,形成一篇文章,还是一篇有内涵的文章。

说白了,相对作为一个写手,我在他们面前就是一具行尸走肉。

为什么?

人未老,心先死呗。

倒不如直接说,我故意放纵大脑处于休眠衰竭状态,活脱脱一个懒汉(还好,饿了还知道张嘴吃东西)。

列宁曾经说过:不能做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一个人的思想都停滞了,行动从何而来?

恐惧!怎么办?

我把它反过来,先行动,就好比在某处跟斗栽多了,再次走到那里,大脑总会及时反馈:小心,这里需注意。

通过望、闻、问、切,再加强逼自己思考。

于是乎,接下来我会看书,看电影,看电视剧,看新闻,不光要充电,还要学会记录学会思考。

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让思考成为一种习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