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岁嘻嘻养成记 | 按需喂养?按时喂养?你纠结完了没?
到底怎么喂?
在月子里,关于按什么时间喂宝宝,我家也分两派:
家乡来的老人儿会控制时间,宝宝哭醒,即使表现得想吃,也会根据上次吃的时间,推定她“该不该吃”。如果时间还不到,觉得宝宝“不该吃”,就会抱着哄她,直到“正确”的吃奶时间,或直到宝宝哭得更急迫。
我家老人儿坚持的是按时哺乳。据理论界说这样有助于宝宝形成规律作息,方便成人,而且据说也有助于宝宝形成规律饮食和睡眠,甚至会影响童年期的睡眠、性格的形成(怎么听着有点玄乎?)。
在《从0岁开始 》中,作者艾盖瑞认为按时喂养的妈妈不需要猜测宝宝何时需要吃奶,因为喂奶时间规律,带孩子更有信心,而信心对于乳汁分泌很有帮助,也会有好的心情应对宝宝的需要。
而宝宝的姥爷/姥姥觉得不能让宝宝饿着等,宝宝饿,就要给她吃!
孩子姥爷/姥姥坚持的是按需哺乳,据说这样有助于宝宝与父母形成亲密的关系以及形成对周围世界的安全感。
在西尔斯的亲密育儿中,作者说道:
“注意你的宝宝,不用看表……我从不数我喂了多少次,就像我从不去数亲了多少次一样”。
而艾盖瑞认为这种被神圣化的理论只会助长不正常的依赖关系。孩子变成了依赖者,母亲变成了被需要者。
在小巫的《母乳妈妈育儿手记》中,她认为按时喂养是奶粉宝宝才需要的,因为奶粉成分、浓度千篇一律,这种人工制品不能根据个体婴儿的需求而变化,再加上奶粉更不易消化,所以只能定时喂养。而母乳喂养是最天然的喂养,婴儿饿,妈妈就喂,这是符合本能的。
艾盖瑞提出很不同的说法:婴儿出生时的中枢神经系统不完善,需要父母的有规律性互动才能发育完全。否则会造成婴儿新陈代谢紊乱,不利于宝宝神经系统发育,宝宝也会变得爱吵闹、爱夜醒,睡眠周期混乱,分离焦虑,怕独睡,不会自己玩,要求多。
…………
我把这些理论都摆出来,一是记录自己当初都看了哪些材料,二是帮你省去查询信息的时间。在这方面,各有各的理论,而且都采用了有利于自己的证据。听谁的呢?
下面说说我的经验
我家宝宝在出月子后,采用的是按需喂养。她想吃就给。
根据《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婴儿的最佳哺乳时间表应该由婴儿自己来决定。婴儿肚子饿的时候会让你知道。最好在婴儿啼哭前开始喂奶,因为啼哭是饿过头的迹象。只要可能,尽量不要通过钟表来决定何时给孩子喂奶。
我在建议进行按时喂养的文章里,看到有这样的说法:按需喂养满足了孩子的需要,可是会培养出一个没有规律的孩子。
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宝宝到了更大月龄,她的胃更大,吃进去的食物能提供更久的能量需要,进行规律喂养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我家宝宝到了四五个月时,我白天的喂奶时间相当规律了:
早晨一次,
上午十一点一次,
下午三点一次,
晚上六七点一次。
到了一岁左右时,已经按照成人三餐模式来吃饭了,上下午和晚上睡前会吃母乳。
所以,担心宝宝小月龄时按需喂养,长大了会没有规律,是杞人忧天了。
在这里,我赞成小巫在《母乳妈妈育儿手记》中的说法:
尊重孩子的要求和需要,不要自以为是,擅作主张。很多家长认为婴儿的一切都要大人来做决定,根本无视孩子发给自己的信息。尽管自己的做法很有可能违背孩子的意愿,但仍然坚信“这是为他好”而固执己见。
所以,我赞同:
1.小月龄时按需喂养,顺应宝宝的身体需要,及时响应宝宝发出的信号。
2.随着月龄增长,妈妈和宝宝磨合着,寻找规律喂养的时间和方式。
注意
我赞成按需喂养,并不是说孩子一哭就喂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考虑例外情况,比如:孩子是不是有其他需求?想要抱抱?背后出汗了?尿布太湿了,导致宝宝难受?
2.我认为我家老人儿在喂养时间上把得太严格。距离上一次吃奶还不到2.5小时,就不喂。可是虽然还不到2.5小时,比如只过了2小时,孩子在哭,显然是饿了的情况下,不必拘泥于时间。
因为宝宝每次吃的量不一样,这次不到2.5小时就哭了,可能是上次吃得不那么多。时间上只要相隔在2-3小时即可,不必一定要卡在某个时点。
我也认为我家长辈在喂养上太宽松。宝宝只要哭了就喂,不吃了就不喂,这样也不对。这样会导致一个恶果:宝宝还没吃饱,但分心了,或睡着了,妈妈不喂了,结果宝宝很快(比如才过1小时或不到)就哭着找奶吃,妈妈再喂。这样吃得太零碎,宝宝一次也没吃饱,对身体、大脑的发育无益,宝宝也睡不好,妈妈更是由于频繁喂奶太过劳累。
3.所以,按需喂养应该是:在确保一定间隔时间的基础上,根据宝宝的哭声判断来喂奶,而且一次一定要喂饱!也即是说,按需喂养里还是包含了一定的按时喂养原则。
随机应变
不过,养育孩子,一家一个养法。这是因为宝宝的先天条件不同、父母的需求和习惯也不同。
我有朋友很推崇以上艾盖瑞的理论。她的宝宝有严重的睡眠障碍,后来学习艾盖瑞的理论之后,孩子的饮食、睡眠都渐渐稳定,她也得以从长夜不眠的痛苦境地走了出来。她对我说“规律喂养更好,这样就不用每次孩子一哭你就以为孩子饿了。”
这样的说法有些过虑了。孩子是不是因为饿而哭,父母可以学习。各大育儿公众号、各种育儿百科中都有讲解。而且母亲可以根据自己的直觉和经验来判断孩子的哭声到底是要什么。
不过,能借着一套理论养出一个规律宝宝,妈妈有时间恢复自己的身体和情绪,对家庭和谐气氛的建设带来很大贡献,也是一种爱宝宝的方式。
说到这里,我很反对为了鼓吹自己的理论而贬低别人做法的书籍或文章。毕竟,不同的家庭的养育条件不一样。
曾在网上见到有篇文章,讲有个妈妈生下孩子后,从来不管,生活模式还和以前一样,该玩就玩,该high就high。孩子完全交给爸爸,换尿片、喂奶粉、洗衣服都是爸爸在进行。妈妈只是偶尔逗一逗孩子。这可能会让很多“母乳党”和“亲密育儿党”扯着各种道德大旗评价。
只要夫妻二人协商好,家庭气氛好,孩子健康成长,各家的生活各家自己看着办。
如果你出于各种考虑选择按时喂养,那你一要争取家人的支持,二要坚持自己的选择。
另外,个人还认为,家里带孩子的人越少越好。小月龄时,有个人照顾产妇和孩子就可以了。人多了就意见多,意见多了容易有矛盾。产妇身体虚弱,娃爸又不一定有时间或心思处理矛盾。孩子都会健康长大,不管是按需喂养,还是按时喂养,内部没必要为这个争得面红耳赤,按照一个照顾人的做法处理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