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电影《房间》里的妈妈为孩子做到了什么?

2020-05-01  本文已影响0人  荒冢昏猫

这日,我还在回味《房间》里,女主角和儿子杰克日夜相依、完整陪伴的五年。

小男孩杰克在妈妈构造的世界里,成长得健康和快乐。

昨晚看的美国电影《房间》,泪流不止。

简要交待一下剧情:女主17岁被人哄骗囚禁,囚禁在一个十平米的木棚里。吃喝拉撒睡玩全在这里。囚禁了七年,有一儿子杰克。故事是从杰克五岁生日那天展开的。小杰克一直被女主保护得很好,教育得很好。囚禁女主的人被她们称为老尼克,每次老尼克过来,杰克都会睡到衣柜里。女主一直在阻止杰克和老尼克的接触。有一晚,杰克从衣柜里出来,老尼克试图与其对话。女主拼命阻止。后来,女主告诉了杰克真相,并希望他能骗过老尼克,逃出去。

后半段的故事讲述的是被救助之后,杰克和女主对外面世界的适应。

和普通犯罪题材的电影不同,《房间》的侧重点并不在“犯罪到解脱”本身,而更关注的是被救助后幸存者的心理状态。

这部电影根据爱尔兰作家艾玛·多诺霍的同名小说改编。

电影也和小说一样,以五岁男童的口吻叙述。对女主而言是残忍的事实,在男童心里,却充满意趣。

虽然被囚禁在十平米木棚里,却展示着和所有同龄五岁孩童一样的快乐和奇思妙想,甚至他还更富有天赋和勇气。

替这个男孩感到高兴,也为他成长得这么好而动容,因为这只意味着,他的妈妈是隐忍着自己的痛苦来为他营造这个有意思有爱的世界的。

被囚禁七年的女主,需要多大的意志力才能成为这样合格的好妈妈呢?

细想来,不禁戳中泪点。这真是部能带给家长很多思考的电影。

在对孩子的养育方面,女主做到了以下几点:

1、体育锻炼的重视。

跑步、俯卧撑、跳跃、伸展运动……在小房间里,五岁的杰克一样也没落下。房子小没关系,还可以开展“指哪儿跑哪儿”的游戏来助跑。

2、手工、绘画、绘本、音乐、睡前故事……丰富的活动,发展了孩子的动手能力、理解能力和倾听能力。

条件很有限,所以手工也是利用现有的物件来开展,比如蛋壳分成两半,穿在一条绳子上,画上图案,取名“蛋蛋蛇”。

一起制作,串了很长很长 这是迷宫小姐

五岁生日那天,女主还带着杰克一起做了个生日蛋糕。这个过程中,杰克负责打鸡蛋、搅拌甚至最后的清洗。

绘画的活动一定每天展开,因为破旧暗沉的墙壁上贴满了小杰克的作品。他用彩笔画了很多内容。其中还有一幅名叫“阿福”的小狗,被他贴在衣柜里。

睡前不仅有故事,有时候小杰克也会要求妈妈为他唱歌。

3、在孩子大吼时给予抱抱。

看杰克的嘴

这是我最佩服女主的一点。第一次杰克闹脾气,是在做五岁生日蛋糕那天,没有蜡烛,杰克很生气,对妈妈发了火。

女主深呼吸之后,只是侧过身把杰克抱在了怀里。所以,对付闹脾气的孩子,冷漠和“以暴制暴”都不应该,给一个温暖的抱抱,定能融化他的心。

女主很压抑,也偶尔会生气,但总的来说,她很少崩溃,很少把自己无能为力、抓狂的一面呈现在杰克面前。这是杰克一直心理很健康的关键。

只是要做到温柔以待,大多数大人都需要修炼。

4、对待一些事情时温和而坚定。

杰克想再吃蛋糕,女主不同意,杰克不放弃继续争取,“再一口”,女主回答:“已经刷过牙了。”

虽然只是在两个人的世界里,可女主还是教会了杰克有礼貌、有节制。

5、为孩子尽可能营造良好环境。

老尼克过来时,给了东西,女主都会说谢谢。那个时候,杰克在衣柜里偷偷观望着外面的动静,我相信,女主平静、有礼貌的态度也会影响到杰克。

电影后半段,女主被拯救后接受记者的采访,有个问题很犀利,记者反问女主,把杰克留在自己身边是否是对他最好的选择。

我支持女主的选择

这次采访后,女主选择了自杀(后被抢救过来),大概她仔细一想觉得,记者所言极是吧。

但我还是认为,孩子留在她的身边,其实也拥有了全世界。

她比很多母亲都合格,她培养的杰克比很多同龄孩子都优秀。

最后,杰克年龄小,可塑性强,心理很健康,很快适应了外面的生活。

温暖的杰克,再次治愈了女主。让女主也逐渐走出了心理阴影。

如果你爱你的孩子,那么,孩子在你身边,就是在最幸福的地方。

推荐这部电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