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基础

《一》、数据类型划分

2019-07-16  本文已影响0人  神奇作手

一、具体内容

1、数据分类

(1)在java开发里面,数据类型分为两大类:基本数据类型(数值传递)、应用数据类型(内存传递);

(2)在实际的项目编写过程中,所有的变量都需要有对应的类型,变量的赋值:

    数据类型关键字  变量标识符 = 常量;

(2)数据类型对应的取值范围

NO. 数据类型 大小/位     可表示的数据范围
1 long(长整数) 64 -263 ~ (263-1)
2 int(整数) 32 -231 ~ (231-1)
3 short(短整数) 16 -215 ~ (215-1)
4 byte(位) 8 -128~127
5 char(字符) 16 0~65536
6 float(单精度) 32 -3.4E38(-3.4x1038)~3.4E38(3.4x1038)
7 double(双精度) 64 -1.7E308(-1.7x10308)~1.7E308(1.7x10308)

(3)数据类型的使用,总结:

(1)、整型

   描述整型的关键字:byte --> short ---> int ---> long (按照由小到大顺序排列),任何一个整数对应的默认类型是 int。
   每种数据类型都有保存的范围,超出了会如何呢?

public class Tes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max = Integer.MAX_VALUE; //获取最大值 
        int min = Integer.MIN_VALUE; //获取最小值 
        System.out.println(max);//最大值 "2147483647"
        System.out.println(min);//最小值 "-2147483648"
        //max 为 int型变量 + 1为int型常量 = int 型结果
        System.out.println(max+1);//“最大值 + 1 = 最小值(-2147483648)”
        System.out.println(max+2);//最大值 + 2 = 次小值 (-2147483647)
        System.out.println(min-1);//最小值 - 1 = 最大值 (2147483647)
    }
}

执行结果:

 2147483647
-2147483648
-2147483648
-2147483647
 2147483647

数据越界,这一点和二进制的数据存储有关。 如果想解决溢出的唯一的方式就算扩大已有的数据范围。

(2)、浮点型

   浮点类型描述的就是一个小数,所有的小数默认的类型是 double 类型。
   float 类型在定义的时候必须明确声明,即在数值末尾加上F或f。

float num = 99.89123F 或 float num = 99.89123f

  因为数据类型的特点,如果小数强制转为整数,实际上是不会保留小数位的内容。
  数据类型的转换原则(自动转换):byte ---> int ---> long ---> float ---> double(可以保存最大的数值)。

(3)、字符型

  字符型使用 char 类描述,并且所有的字符型的都保存着一位字符数据,字符数据必须使用 “ ' ”来进行定义。
(1) 大写字母的编码范围('A'~'Z'):65(A) ~ 90(Z);
(2)小写字母的编码范围('a'~'z'):97(a) ~ 122(z);
(3)数字字符的编码范围('0'~'9'):48(0) ~ 57(9);
大写字母和小写字母之间相差有32位的编码。

(4)、布尔型

    布尔型是一种描述程序逻辑的一种数据类型,只允许使用\color{#ff0000}{true}(真)和\color{#ff0000}{false}(假);

(5)、String 字符串

   cahr只能描述以为字符串,String属于引用数据类型,使用 String (系统类)来定义一组字符串,必须使用 “ " ”来进行声明。
   所有的数据类型遇见 String 之后都会自动向 String 转型。

二、标识符

   标识符指的是一些特定的结构声明,例如:类名称、方法名称、变量名称等等,标识符的定义要求为: 由字母、数字、_、$ 所组成,其中不能以数字开头,不能是java中的保留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