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诗的时间

曾几何时的落笔竟一语成谶

2020-03-05  本文已影响0人  山野木兮

卜算子 咏柳

悬影青桥外,

寂寂无花开。

依风飘舞心自苦,

欲言无人睬。

破晓出朝红,

晨光落晚衰。

难逃世俗尘与土,

强把笑颜抬。

这是初中时,学习毛泽东的《卜算子 咏梅》而模仿着写的一首词,记得最后一句,还是当时的班主任语文老师给我改的,原本是“强颜把笑开”,兴冲冲的拿给语文老师看,请老师帮忙修改,没成想,真的给我改了,改成了现在的“强把笑颜抬”。

之后的很多年里,我都以此为傲,觉得自己是天生的诗人,后续也写了很多勉强可以称之为诗的东西,只不过,都没有这首词好。

古人写诗写词,多数是为抒发胸意,那时的我还不懂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只是凭着心中的一点感想,一吐为快。

而今再度回看这首词,越发的感觉像是一种命中注定。

注定性格里带着文人墨客的清高,不与污浊为伍;注定或许孤独一生,难觅知音。

谁又会料到,彼时随手写下的词,竟会一语成戳。

郁郁不得志的一生,何苦来,何苦去,莫悲叹,人间自是有芳菲。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