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执拗的是时光46禅智山光好墓田
刚把手机扣桌上,桌面传来一阵轻微的振动,余书忱抓起手机划开屏幕,一条来自路人的评论。
“富春茶社二楼9号桌,绿萝、阳光、美食,还有一生最不容错过的风景。”
余书忱嘴角上扬,会意一笑,手指如飞,回复道:“你来过?”
“我常去,并且只坐9号桌,在那里能感觉时光无法将自己带走。”
“真是幸会,没想到素昧平生的人,会邂逅同样的风景,而且还有同样的心情。”
“这样的同感在维扬是再平常不过的,因为维扬有说不完的故事,总是慢条斯理,娓娓道出。游人匆匆来去,只是在此暂且放空心情。”
“是啊,和维扬比起来,凡人的那点纷繁困扰显得微不足道。”
这位路人想必是茶社的掌故,对茶社的历史渊源、美食特点侃侃而谈,余书忱边吃边聊,饶有兴致。
路人甚是热心,在余书忱吃完后,提醒他若是不急着赶路,点一杯魁龙珠细细品,能品出地道的维扬味道。
余书忱心念着西湖的琼花和柳絮,无心品茶,出门拐出老街,挥手招停一辆出租车。听明去处后,司机一边娴熟地驾车,一边操着不太流利的普通话主动攀谈。他的热情契合窗外阳光的温度,从琼花的花语到柳絮的典故,如专业导游一样精彩列数。
“三月是维扬最美的季节,能来一次绝对不枉此生。有句诗就是这么说的,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余书忱暗自讶异,出租车司机竟有如此情怀,不愧是一座被诗书滋润默化的城市。
车子到了景区大门口,服务窗口前买票人排起长龙,几个黄牛党缠着散客兜售各种一日游套餐。
“买票最好到窗口,别信黄牛,祝你玩得开心。”
道别时的几句叮嘱,让余书忱心里更是暖暖的。
这个城市好有爱。
暖风微醺,吹皱一湖春水,游人如织,分花拂柳笑意盈盈。
道旁琼花怒放,白莹胜雪,暗香萦绕,游人流连惊叹,各式摄像镜头齐聚花前,快门声此起彼伏。
漫天柳絮纷飞,随风聚散,宛如与花争发的春心在风中缠绵。
这才是三月维扬的主题。
耳边隐约响起轻柔悦耳的歌声,悠扬婉转,和着心弦。
童丽的《烟花三月》。声线细柔清丽,深情款款,像诗词里走出的女子,淑雅从容。
“烟花三月牵住你的手相别在黄鹤楼,波涛万里长江水送你下扬州…烟花三月是折不断的柳,梦里江南是喝不完的酒,等到那孤帆远影碧空尽,才知道思念总比那西湖瘦。”
明明歌者神态安然,浓愁早已化淡,可听者有意,一曲相思断人肠。
这歌似乎正为余书忱而吟唱。
正是江南好风景,千回百转不见君。
心中一紧,鼻腔一酸,余书忱眼中蒙上一层薄雾。他在心里叹着,这天下最好的阳光,却难化开我的思念。
“你放手!”女声尖响刺耳,打断了余书忱的思绪。
循声望去,前方不远人群簇拥,七嘴八舌议论纷纷,不明真相的群众举着手机兴致盎然地往里挤。四处游客闻声聚集,像发现食物的群蚁。
“跟我走!”男人的声音沙哑低沉,带着不耐烦的怒气。
围成正圆的人群突破了道口,一个圆脸油头的男人右手推开人墙,左手拽着一个女人出来。女人双膝抵地,磨出了血,死命想挣脱,呼天抢地,但无济于事。
想必是情侣间的矛盾,男人膘肥体壮,目露凶光,围观群众无人敢上前劝阻。
“蒋义庆,你放手,我死也不会原谅你。”女人用扭曲的声音做无力地反抗。
蒋义庆有些羞恼,眉头一皱,眉心一道疤痕清楚可见,甚是瘆人。
“老子为你挨过刀,断过腿,你居然想躲老子。” 蒋义庆狠劲一来,上前将女人拦腰扛上肩,拨开人群朝公园大门走。
原来是个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