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经典」网络展第988期——苏辙(宋)《怀渑池寄子瞻兄》
今天内容:
【书写经典】网络展第988期,苏辙(宋)《怀渑池寄子瞻兄》。
诗词原文: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
诗词作者:
苏辙,生于公元1039年3月18日,卒于公元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时期官员、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著有《栾城集》等行于世。
书法作品作者:
郝乙(河北石家庄、1974年),师承河北名家牛逍先生,中国书画家联谊会军旅书画家工作委员会委员,石家庄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金融书法家协会会员。
赵忠胜(湖南岳阳、1970年),经商,业余爱好书法。
姚淑芳(湖南邵阳、1965年),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经济师,书法及古诗词爱好者。
李少波(河北保定、1967年),业余书法爱好者,临帖学习书法多年。
陈长水(河南郑州、1945年),河南广播电视台二级美术师,中国文艺家艺术研究院会员。
刘国华(湖南岳阳、1945年),岳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岳阳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协会会员。
欢迎更多朋友参加“书写经典网络展”……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传承中,诗词和书法的结合,实现了文化传承的记录载体,使中华文化成为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化。
信息技术和存储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毛笔这种书写工具,在近几十年中逐渐退出实用书写工具的历史舞台,成为艺术范畴。随着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进程,毛笔书法又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重新进入了课堂,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重新拿起毛笔,书写毛笔字。
书写经典网络展,就是顺应这种历史潮流,邀请全国各地的书法爱好者,共同书写历史经典诗词,让中华诗词以书法形式重新展现在网络中,为诗词爱好者和书法爱好者,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https://img.haomeiwen.com/i25612429/fa9f767b0821173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5612429/fb6a8b0be300f302.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5612429/abdaea31dcc13c9d.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5612429/a316fd4580eef346.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5612429/73a09a5d6d722ad4.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5612429/5c2d02f48523badc.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5612429/d25ea2d8ceacd7a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5612429/5dae29f40ab01b9a.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5612429/7e99fde7c29ccf9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