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 (一)“亲密关系”?
上次说到了决定休学之后,直接把结果告知了爹妈,和所有父母的第一反应是一样的,“怎么了呀?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然后我心平气和讲完了我的思考和决定。结果,如果这篇文章很幸运地让面临同种处境的家长看到,拜托您不要再用下面这种方式来答复,“人总是会遇到困难的,遇到困难就解决嘛,可怕的不是挫折,是你没有面对挫折的勇气……”作为一个大学生,我当时听到这段话心里是很“激动的”,甚至一度想砸手机,直到现在想起都还是一腔悲愤。请家长们相信你的孩子,十八岁的人了,他有自己的思考与判断,当他决定告诉你一个结果,并告诉你是经过思考的,请不要用哄小孩子的话答复来表达否认,绝对是火上浇油。感觉到的是来自家人的不信任感,无论这种感觉是否真实。
当时母亲发的内容好在,我高考之后绝不会“将就”父母,自己决定的事我会很固执地坚持到底。当时很委屈,可能是上大学第一次哭,却还尽可能冷静的重复解释了三遍以上,直到觉得再听下去会立马砸手机,就是“你在说B,父母却一直觉得就是A”的沉沉的无力感。可能是我比较坚持,哭得比较厉害,爹妈最后说,如果你想好了就行,同意了让妈妈第二天来学校帮忙办理手续。
其间过程不复杂,有趣的事现在才开始(此次应为微笑脸)。见面之后,一开口问的还是,“是不是学习太紧张?会不会是老师讲太快?是不是上课效率不高?和同学处得不好啊?”我知道这是父母尽力友善的找话题了,但是当时完全不想答复。其实本来是挺期待的,结果说不出话来,那一瞬间理解了为什么说不要对一个向你诉苦的人说“我懂的,我也经历过啊,我不也没事吗?” 只可意会,原因说不清道不明。也许是因为我一改话唠属性,妈妈不多说了。回家后两天大家相安无事,我还很开心听到了,爹妈说“我们相信你有自己的决定,所以让你回来了。”,放心的把自己详细的一些想法说了出来,他们也附和,“也是,对,这也是种选择。”,当时如释重负,第二天才知道,那不过是“太极”大招。
回家没几天母亲发给我的推文没错,回家后三天,父母开始讲故事,“谁谁谁自己读书途中决定创业,最后失败了”还扯到了自己家的亲戚,总之,表达了真实态度,“你要回去读书,我们只是让你回家好给我们说服你的机会。”且不说我不是为了创业休学,我一直很纳闷的是,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是休学,不是退学。但是可能家长们比较担心孩子,总觉得我不会再回学校。可是,自己也不是傻的呀,好不容易老老实实读了那么多年书,考了一个不算差的分,为什么不拿一个本科毕业证。后面多想想,总是一个“信任”问题。
他们的不信任也许源于血缘而致的担心,也许是我的表现其实不让他们放心。当然,这样造成了一个并不好的后果,我也不完全信任他们。潜意识里养成了“先斩后奏”的习惯。好在,也摸索出一套和他们的相处方式。
大概也是经历了这一次才完全明白,“父女母女”对我来说是种特殊的相处方式。和身边小伙伴常常有这样一种感觉,想家的时候很想,回家只能和平呆两天,生活中的事,家里只能说好的,朋友间什么都能说。旅行,单独和父母一起,时间一长就是煎熬,和朋友一起,有吵有闹但总是嫌时间少。
猜测了一种原因:你无法选择父母,但是可以选择朋友。也就是说,你的父母并不一定能和你志同道合,如果不是你一出生就认识他们,也许你一生都不会结交他们的性格的人。但是恰恰因为有血缘关系,他们又区别于陌生人。“像朋友一样的父母”那一部分是概率的造物,而朋友,则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自主选择。也因此更赞同一种有别于传统观念的新家庭关系:子女成年后,人类的传承任务完成,大家便独立为两个家庭了,父母可以和自己的朋友一同出游而不需要时刻带着孩子嘘寒问暖,子女也过着自己的生活不受父母的过多干涉。但是那一层特殊羁绊提醒大家联系和了解。
父母的“太极”在我的坚定下无奈有所收敛,是否“作罢”尚且不明。但在我理出了无数考证学习计划后,脸色减缓。大家各退一步,海阔天空。也很幸运自己的父母还算开明,也许在很多家里,结果只会是一阵大吵和一顿毒打。
回家之后自己做的咖喱今天的文字略显沉重,看起来可能不太好受,写前半截时都还忍不住淌眼泪。文笔也比较“口水话”,谢谢大家花时间看到这里。先苦后甜,总不是一帆风顺,这一小点启动阶段的挣扎,比起之后的愉快经历实在是微不足道。
明天见,晚安,好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