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的歌(王徵明/文)

2023-08-19  本文已影响0人  字涵

        刀郎的歌《罗刹海市》反映了需要精神回归,这是对美好的期望,正如聊斋中的罗刹海市,但其形式感略显不佳,祈求过于绝对。

      艺术美既有形式美,也有内涵美,也有形式与内涵结合的美;在具体表现中有直接的美,有间接的美。从刀郎的嗓音和伴奏即形式来看主要兼具了民谣和摇滚(民谣是民间流行的,表现强烈的民族气质与色彩的歌曲,带有强烈的随意性,摇滚源于20世纪40年代末期的美国,其灵活大胆的表现形式和富有激情的音乐节奏表达情感。民谣与摇滚都有强烈的随意性,受到民间的喜爱)说明有民间基础,民间基础虽然伟大但也少了些许高雅,这让我想起了中国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初在外国流行风下的男青年,他们长头发、喇叭裤、花衬衫、火箭皮鞋,叼着纸烟,女青年则烫头发穿裙子,这是一群具有开放思想且愿意接受新事物的人,符合了那个时代的潮流,但同时又脱离不了传统思想桎梏和环境的人,其新鲜外表下的骨子里依然朴素甚至贫瘠,配以唢呐(公元3世纪,唢呐由波斯、阿拉伯一带传入中原。明代王磐《朝天子·咏喇叭》中描述唢呐:"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眼见得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水尽鹅飞罢。1993年,由著名管乐演奏家郭雅志先生发明了唢呐"活芯"装置可奏出半音丰富了唢呐的表现力。)更增强了这种感觉。

        社会需要发展,信息沟通和商品交换必然促进经济发展,我们承认传统的优秀,也不得不承认时代带来的优点,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后恰逢时代的交汇,浮躁是当下社会的主旋律,每个人都深陷其中。物质的诱惑是浮躁的外在因素,电子信息的快速更迭是浮躁的间接条件,内心的不满是浮躁的根源,其中表现最突出的当属艺术,让原本安静超脱的心境变得火气怪诞。当然,倡导回归,反对当下,都有失偏驳。我们无法回到过去,但需要在传统优秀基础上提高,且积极努力应对,让缺陷逐渐完善,逐渐向完美靠拢。

        回过头来看看歌中的描述:罗刹国位于东方,经过七冲越焦海的黄泥地,有一条名为一丘的河流经苟苟营。在苟苟营中,有个被称作马户的人,被误认为是鸡的老粉嘴。然而,马户自己不知道自己是一头驴,而又鸟也不知道自己是只鸡。整个罗刹国常常颠倒,但马户却喜欢听又鸟的歌声。同时,还提到了马骥这个来自西方的小伙子,他流落在这个险恶的地方,见证了罗刹国的奇异景象。

      作者以比喻和象征手法,探讨了爱与欺骗、真实与虚幻,提到了爱有好坏之分,女子不全都是好的,还有黄蜂尾上的针;也提到了西边的欧钢有个老板,名叫维特根斯坦,他谈论着马户、又鸟和鸡的问题。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人类根本问题的一种象征。作者试图通过描述罗刹海市中的景象和人物,引发对现实与幻想、真实与虚构之间界限的思考,并暗示了人类根本问题的复杂性。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清晰明了和对美好回归的思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