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瑶要求不插管,守住尊严;过度治疗,子女的利已主义!
| 文 | 紫衣有毒、有料、有趣的原创文学。
近日,琼瑶支持丈夫平鑫涛有尊严地死去,这和继子女们的意见不合。
双方闹得不可开交,以至于“小三上位””“婚外恋情”等昔日新闻都被掀出,弄得尘嚣日上。
一时之间,琼瑶成了众矢之的,遭到万千网友痛骂。
01
先讲一个我身边的真实故事。
我一个好友,经常和我讲起她的母亲,并且,每次都是以泪目结局。
母亲为她牺牲了很多。当年,她生下儿子,母亲就立马办理了内退手续,一路帮她把儿子带大,上幼儿园,读小学。
儿子升入初中,大家都舒了一口气。母亲功德圆满,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了。
可,母亲突然就走了,仅仅61岁。
最让她不能释怀的,是母亲离开的方式。
那是一个很平静的下午,小区几个退休的老头老太在楼下打牌,母亲一个人下楼坐在旁边凳子上观看,大家说说笑笑,一切看起来都和平常一样。
所以,当家人打来电话的时候,她怎么都不敢相信。
母亲坐在凳子上轻轻地歪下了头,像睡着一样,悄无声息地就走了。连脸色都平静自然,没有一丝的痛苦。救护车过来的时候,一切已经结束。
每每说到此处,她就开始哭泣。
“母亲太爱我了,爱到不忍心带给我一点负累,把我的孩子带大,她就走了。
我宁愿她生病、住院,让我为她奔忙为她花钱,哪怕是卖车卖房送她做手术治疗,哪怕她变成植物人听不到、吃不了也好。这样折腾个一年半载她再走,我心里都会好受些。
现在呢,她为我做了那么多,我却什么都没有为她做。”
我劝道:“老太太人好,才会走得没有一点痛苦,多少人想这样而不得呢。如果去住院做手术插胃管什么的,多遭罪呀!”
她说:“你不懂,你还年轻。”
02
看了琼瑶的新闻,今天又想起这件事。
大约不是我不懂,而是每个人站的角度不同。如果是朋友步入老年,到了必走的那一天,一定也希望没有痛苦地、有尊严地离开。断不肯受尽万般折磨,换来儿子一句"心安"。
说说巴金吧,一代文豪。
他的代表作《家》《春》《秋》被誉为当代版的《红楼梦》。
恰好,电视剧版《家春秋》的主角梅表姐,正是87经典版《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
1999年,巴金先生病重住进了医院。
老人抢救后性命保住了,但鼻子里从此插上了胃管。进食要通过胃管,一天分6次打入胃里。
看到这里,我不自禁想到电影《风声》里面那些酷刑,有点不寒而栗。
这根胃管至少两个月就得换一次,长长的管子从鼻子里直通到胃,每次换管子时老人都被呛得满脸通红。
长期插管,嘴巴没办法合起,老人下巴就脱了臼。医生只好把气管切开,用呼吸机维持呼吸。
这种治疗过程生不如死。与其说是治疗,不如说是受刑,漫长的受刑。
为什么我们看到影视剧中,地下党人的受刑就会义愤填膺心痛不已。对待自己的亲人的受刑,却如此热衷,甚至花钱去买?
只因那个“高尚”的理由:我们爱他,想让他活下去!
是他自己想活下去,还是别人想让他活下去?
我想到了侯亮平的那句话,“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可怜的巴金老人,他已经没有选择生死的权利和力气了。就这样,伟大的文学家在病床上煎熬了整整六年。
他怎么形容这六年?
“长寿是对我的折磨!” 这样“被活着”,除了痛苦,还有什么意义?
这些折磨,换来的不过是家人的心安。“我们这次可是尽了全力了!”
03
琼瑶和巴金一样,不是普通人,她是文学家,是写小说的人。
谁都知道,文学家内心世界无比丰富,对他们来说,生活比生存重要多了!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刺秦离开燕国之即,明知这次无论成败都有去无回。好朋友高渐离却没有和他抱头痛哭,而是慷慨悲壮地放声高歌,留下千古余音袅袅,让后人敬仰佩服!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她一介弱女子在国破家亡之即,躲避金兵一路逃亡。
逃亡途中,她不幸遭遇张汝州花言巧语的骗婚,面对渣男,她竟然选择抛头露面,滚着钉板浑身鲜血地到公堂告状,终于离婚成功,捍卫了自己的尊严!
死,算什么?!她怕得是没尊严。
历尽多少艰辛苦难,她的诗句依然可以这般硬气!“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想象一下,心胸气度非我等常人可以揣度的一代大家,如行尸走肉一般地躺在病床上,任由肉体被折磨切割,真是生不如死。
如果可以,他一定会选择“慷慨赴一死”,可惜他已经拿不起刀子。
琼瑶阿姨今年也是79岁高龄了,如果到了必须走的那一天,她一定不愿用尊严和肉体折磨来换取苟延残喘。
由己推人,她怎么会忍心自己最爱的人遭受痛苦。
平鑫涛也怕到了那一天,自己身不由己,于是留下遗嘱绝不插管。
可惜,他被“孝顺”的子女绑架,依然是身不由己!
喜欢就转发,支持原创,支持紫衣!
紫衣原创作品。精致、唯美,包括但不限于说史、品书、情感、教育......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紫衣飘飘(ID:ziyi0729)
公众号回复“人民的名义”赠送电子书,看主人公出狱后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