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四)
概要: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分析孩子为什么做事磨蹭、写作业拖拉,并给出可操作的两个办法。
孩子做事磨蹭,写作业拖拉是我们经常看到的现象。家长也总是为此焦虑、发狂。如果陪孩子做作业总是到很晚,确实没有哪位家长能受得了。我想,家长不但会因为孩子写不完作业生气,也会因为自己找不到好的办法帮助孩子而感到自责。
那么,孩子做事磨蹭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让我们先分析一下内因。总结起来,孩子磨蹭的内在因素主要如下:
孩子专注力能力的缺失;
孩子不能判定当前哪一件任务是最重要的,是需要倾注他的全部注意力去完成;
当面对枯燥任务时,孩子能够主动注意的时间短、范围窄,且易分散,导致他们在上课时,无法专心听讲,容易被无关的事物干扰;
没有听清楚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不能按要求、按时间完成作业;
我们再来总结一下外部因素:
孩子拖拖拉拉其实与家庭教育管理模式有关。大部分中国家庭的教育管理模式是:
孩子放学回家后,开始写作业;
晚饭后继续学习到9点或10点(根据年龄与年级而定),然后上床睡觉;
周末要上很多辅导班或者兴趣班,偶尔可以看电视和玩手机。
这个管理模式看上去好像很合理,学生嘛就是要以学为主,周末还是可以娱乐的。
但是它真的科学吗、合理吗?真的有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吗?
答案是否定的。
事实上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和孩子关注的都是时间。到写作业的时间了,到吃饭的时间了,该睡觉了,该补习了等等,好像消磨时间成了孩子的主要任务,而家长们也并没有真正关注孩子写作业用了多长时间,作业的质量有没有保证。
仅以时间点为考核指标,必然带来混时间、磨洋工的现象。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形成做事磨蹭,写作业拖拉的坏习惯。
以上是我们分析的原因,下面我们来给出解决办法。
首先,改变家庭教育管理模式。
家长要把对孩子的考核指标改成高质量的完成任务。
具体地说,如果已经规定好,孩子每天晚上上床睡觉的时间是十点钟。那么,如果孩子八点完成作业,从八点到十点就是他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如果到了十点钟才完成,孩子就没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
我们的很多家长学员实践后都反映,孩子写作业的时间真的比之前快多了。所以,很多时候不是家长不能帮孩子养成好习惯,而是我们没有应用对的方法,也不够坚持。
其次,把时间形象化。
做事磨蹭,写作业拖拉的孩子是缺乏时间管理的概念的。所以,家长要帮助他们建立时间概念。前面我们提到过,时间是抽象的,看不见也摸不着,所以家长就要借用一些辅助工具,帮助孩子把时间的概念形象化。
1、沙漏工具
对于绝大部分冲动、多动的孩子来讲,他们身体一直都处于运动状态。他们的眼睛不停地在观察四周的新鲜事物,耳朵也对声音的十分敏感,真的可能是“连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够听得到”。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可以使用沙漏工具帮助孩子养成良好时间观念。
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我们可以在旁边放置一个沙漏用于计时(一般使用15--20分钟的沙漏最佳),当孩子写写玩玩的时候,无意中瞟到沙漏,看到剩余的沙子越来越少,孩子的紧迫感也就会越来越强。
为了强化效果,家长可以附加奖励措施,沙子漏完前完成预期的作业或任务,可以给予奖励。
2、番茄计时器
与之前讲的情况不同,有另外一部分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过于安稳,甚至安稳到你在他眼前摆手也无法把他的思绪叫回来。
如果想要帮助这部分容易愣神、走神的孩子养成不分神的习惯,我们就需要从声音上对他们给予积极的、正面的刺激。
这里建议家长使用“番茄计时器”。家长可以跟孩子商议好计时器的时长(以15--20分钟为佳),伴随着计时器发出的“滴滴滴”的发条转动声音,孩子的时间紧迫感也被激发起来,更容易进入高效的学习时间。
以上,是我们分析的孩子拖拉磨蹭的内在和外在因素,以及可操作的解决办法。明天,我们讲讲该怎样解决孩子丢三落四的毛病。
感谢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