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终究是伟人
周日在参加读书活动的时候,大家饶有兴趣的讨论起了《毛泽东选集》。自己还从来没有意识去阅读,但听大家这样一讨论就勾起了解的兴趣了。
毛泽东新中国的开创者,他是怎么一步一步走到共和国领导人的位置呢?再次翻开曾阅读的共产党发展史来一探究竟。
1921年,在上海望志路106号,聚集了十几位年轻人,他们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开创者们。毛泽东就在其中,但是对于本次参加会议的这些人中,他是湖南省的党代表并不是重要的人物甚至只是作为一名会议的书记员,担任着会议记录的工作。在会议中他很少发言,但十分注意听取别人的发言。在结束一大会议之后,毛泽东回到湖南后,领导组织了粤汉铁路工人、安源路矿工人的大罢工。在罢工胜利的基础上,成立了统一的工人组织——工团联合会,毛泽东任总干事。这些杰出的工作成果,让毛泽东在中共三大的会议上脱颖而出。这时候,毛泽东被推荐为秘书。
与此相比,从中共一大到中共三大那些活跃在主席台上的人,李大钊、李达、李汉俊、张国焘等等,都或多或少让党组织感到失望,只有毛泽东的表现,能让党组织感到欣慰。毛泽东在大会上的发言充分表明,行动中出经验,实践中出真知。也只有行动才能带来真实的成果。
但是,中共在经历了陈独秀、瞿秋白、向忠发、李立三、王明等众多领导人之后,经历了国民党的黑色恐怖和数次围剿。真金不怕火炼,毛泽东经过长久的历练、等待与抗争,终于在遵义会议上闪露出真金的风采,这时他被增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虽然,进入了政治局常委会,开始成为党的领导核心。共产国际对此一直保持缄默,他们对于这样一位没有国际背景的“土包子”领袖心存疑虑。
一直到1943年3月,毛泽东才被正式推选为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书记处主席。从1921年到1943年,22个年头的实干与政治远见,才最终成为领导人。从此带领中国共产党披荆斩棘开创新中国,为中国在世界各国中树立令人敬畏的大国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这样的气魄还真的只有毛泽东能说出口。
在没有了解这些背景的时候,从来不会感受到毛泽东一路走来的艰辛。只是觉得他是主席,是一个厉害的人物。但,了解完毛泽东是怎么从一个农家小伙一步一步走到共和国领袖的位置后。才真正从内心散发出无尽的钦佩和仰望。哪里有生来就是主席的命?是接受了最严酷的考验,才有了坐在主席位置上的本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 ...
毛泽东真可谓是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