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合群,差点毁了大学的她
因为合群,差点毁了大学的她
经过十二载寒窗苦读,【易欣】考上省城的大学,带着对大学生活的憧憬以及要饱读诗书、疯狂汲取知识的心态,踏入大学的大门口。
差点就仰天大笑,喊道:“我终于成功了,给我四年的时间,未来可期,美好未来等着我。”
易欣依然清晰记得,入学那天,朝气蓬勃的师兄师姐热情迎接新生,给新生讲述着美好的大学生活、社团趣事、生活轶事以及周边好去处等等。
当时的她听得热血沸腾,默念道:“未来可期,美好的大学生活我来了。”
可是,在大学时光的前两年里,她并没有按照脑海的设想活着,大学美好的生活并不存在,感觉老家的老师,家里的亲人以及自己的认知欺骗了自己。
曾几何时,她差点就扬天大骂:“老天,你太狠心了,欺骗我的幼小心灵。”
大学前两年的时光里,她发现,真实的大学生活是这样的:
社团类型很多,可是,质量不太高,有些社团里的人员为了不落单或加学分而留下来,大学新生进去需要经历上一届的层层嫌弃挑选,你会感觉,自己好像无名的宫女期待着皇上翻牌。然而,这没有关系。
你会想只要进去了,有一个平台,能锻炼自己,一切都值得的。
可是,这个如意算盘打错了,很多社团进去,没有什么机会能大展身手或学到一些干货,花一年的时间唯一能获得的就是认清了伪社团的另一面。
如果以交会费的方式进入社团,期待着社团会举办多场有趣质量高的活动,真是想多了,白白浪费社团费。
未进入大学时,相信很多同学都听说,大学课堂是开放的,喜欢哪一门课随便去旁听是没问题的。的确是这样的。
可是,每一课程都是以班为单位去上课的,特别是小班的课程,有时只有一班,几乎没有几个人去旁听,理由或许就是,去上课的人都是本班同学,如果是非本班的人去上课,心理需要很强大。
四年的大学时光里,上课的人都是课表上被安排去上课的同学,她还真的没看到有旁听的同学,代课的同学倒是挺多的。
或许,学习氛围好,自由气息强烈的学校这种情况会没有。
天真的她曾以为能考上同一所学校的人都是志同道合的,看来那时的她是愚蠢至极。
认清这个问题,居然花了她两年的美好时光。
由于生活习惯、追求目标等等的不同,舍友们觉得不能像高中那样循规蹈矩,在大学就应该想干嘛就干嘛,自由自在,不被规则束缚,在大学里好好学习都是装样子,不合群。
因此,作息极其混乱,每天都凌晨两三点才睡觉,第二天中午才起床。只要你在认真看书,都会有几头猪在冷嘲热讽;只要那几头猪在认真看书,你就必定要安静,不打扰。
易欣,觉得,这样的宿舍生活以及舍友情谊的不平等,不是自己想要的。
此刻,她的脑海里闪现这两年内自己为了合群做出了违背初心的场景,她的眼睛噙着泪水。
为了合群,丢失自己,遗忘梦想,违背初心,易欣,咬了咬嘴唇,我一定要找回自己,不忘初心,不合群,尽管一定要合群,也要合有尊严能成长的群。
第二天,早上,易欣,早早掀开被子,起床,收拾完毕径直去图书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