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麦穗的记忆

2018-06-25  本文已影响0人  梦想若近若远
捡麦穗的记忆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白居易的《观刈麦》生动描绘了麦收时节的景象。

蝉鸣响亮起来的时候,又是一年麦收时。距离少年时光,转眼人生二十余年。昔日在田间劳作,在打麦场嬉戏的场景,仍历历在目。

镰刀与板车,瓜果与篝火,金黄的麦穗,火热的打麦场,还有路边骑着自行车叫卖冰棍的小贩。无不深刻的留存在童年的记忆中。

那时的物质生活不是很丰富,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经过收割,打麦,晾晒,再交完公粮,剩下入仓的小麦是全家一年的口粮。

在麦收的间隙,带上一个口袋,去田间捡拾遗落的麦穗,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尽管午间阳光很强烈,晒得皮肤黑黑的,但每一株麦穗的收获都能带来一阵小小的愉悦。

通常,捡拾到的麦穗,母亲会给我留下来,单独脱粒干净,晒干后储存起来。这些捡来的麦子,也成为我自己可自由支配的财产。

夏季是杏儿成熟的季节。我的家乡附近有一个县出产的杏儿非常出名,叫做串枝红杏儿。麦收时节,经常看见走街串巷兜售杏儿的小贩。这时,捡回的麦子就排上了用场。

那时候在农村花钱买杏是不常见的。通常是用麦子来交换,至于什么样的交换比例我已记不清了。只记得能拿自己捡拾回来的麦子换来杏儿,是一件极为自豪的事情。吃起来也更为香甜。

麦子除了换杏儿,也可以换西瓜,蜜桃,甜瓜等水果。还可以交换大米,以及鲜炸的果子等等几乎一切的零食和生活必需品。

当然,自己捡拾的麦穗,数量毕竟是有限的。更多的时候是母亲用家里储备的麦子拿来交换。现在想起来,靠捡麦穗换零食,更多的是母亲为了培养我勤劳的性格和勤俭节约的习惯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