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写作文,可以试试仿写
很多家长反映孩子作文不知道从哪儿下笔,写出来的作文语句贫乏,语序混乱,毫无重点。
大多数学生想象力丰富,但写不出来,即使写出来了也言不及义,总感觉不是那回事儿。
“入乎其中”方能“超乎其外”,要想直抒胸臆,下笔成文,关键在学会作文的表达形式,而这形式的习得,应从模仿而来。
提到模仿,有些家长担心会不会限制了孩子的想象力,从结果来看,很多模仿不尽人意,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
写一篇表现母爱的作文,很多学生这样写:放学下雨了,妈妈来接我,身上被打湿了,我难过的流下了眼泪;我生病了,妈妈背我去医院……
这样的作文很难得高分,因为实在没有新意,可确实又是学生从读的作文选中模仿而来。可见,模仿不是学习作文写作的方法,是行不通的。
那么,问题出在哪儿呢?其实是学生没有能够理解模仿的意思。模仿的应该是作文写作形式而不是内容和情感!内容和情感的模仿,容易造成“假,大,空”的情况,是作文的大忌。
当我们在读一篇范文,被里面的情节深深打动的时候,我们要想想为什么这篇文章能够打动你。
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用了什么样的结构形式?如果自己写类似的文章会如何去表达,这些才是我们要重点思考的。
为了让孩子模仿,那么我们提供的范围应当不止一篇,一篇的话,容易陷入雷同。两个文本要有一定的共性——要么是谋篇布局相同,要么是语言风格相仿,要么是描写手法类似等,侧重于形式的相同,而内容则各具特色,从而对“应该怎样写”形成一种简练、直观的现身说法。
如:
文本一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企鹅,我来自南极。提到这个,你们肯定会问我怎么能适应寒冷的南极呢?哈哈,我告诉你吧,我的羽毛与鸟类的羽毛可大不一样,羽柄短而宽,羽毛又细又密,呈鳞片状。这些羽毛重叠起来,不但风吹不进,就是海水也浸不透。羡慕吧!我还会像小刺猬那样,把身体踡成一团,在原地赖着不走,这可是撒娇时最好的办法。我的肚皮是白色的,后背是黑色的,我总爱双臂紧贴着身体,走起路来一摇一摆的,像个不倒翁。觉得我可爱吗?那就欢迎大家到南极来做客,你们就会看到我哦!
文本二: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书包。我是用化纤做成的,个头不算大。我的身体分三层:第一层里面的小伙伴都是小主人的生活用品,如红领巾、手帕,它们都安安静静地躺在我的怀抱里,不吵也不闹,却随时做好准备,等待小主人的征用。第二层里面都是一些活泼好动的小家伙,如毽子、跳绳,我每次都得把“门”关好,否则它们准会迫不及待、争先恐后地“跑”出去,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第三层是小主人用来放学习用品的地方,如笔袋、书和本子都在这里休息。在学校的时候,小主人一会儿从我的怀里拿出笔袋,一会儿取出语文书,一会儿又翻出练习本,让我忙得不可开交,真想和他抗议。不过,看着小主人好学的模样,我每次都把抗议咽了回去。不知不觉,我已经跟了小主人两年了,我希望能一直成为他的好伙伴。
两个片段,内容并不相同,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文章里的事物写得活灵活现。
比起缺乏生活素材,孩子们最缺乏的还是用什么方法将素材粘在一起。
如果我们能给个范本,等于给学生找到一个容易的切入点,这样学生写起来就比较顺手,时间一长,自然能够激发出他们写作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