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近高低各不同/宋词的四种选本
宋词选的选本不算少,我推荐的这四种选本是:
1,《唐宋名家词选》,龙榆生编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7月第一版。
2,《宋词三百首》,朱祖谋(上彊村民)编,曾强注析。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6月第一版。
3,《宋词选》,胡云翼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7月第一版。
4,《唐宋词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月第一版。
宋词毕竟是我们的老祖宗在一千多年前,吟出口中写在纸上的,是正儿八经的古籍。所以对当今的青年朋友来说,想通过阅读进入宋词这座古香古色的殿堂,必然会遇到一道道门槛。首先出现在眼前的第一个门槛,就是语言文字。所以,首当其冲的,必须要挑选一个普及型的 版本,作为入门的台阶,依靠它,一步一步地跨过去。
上面那四种,最适合入门的,就是最后说的《唐宋词选》。因为它是作为“中学生文学阅读必备书系”的“高中部分”,就是针对大多数青年朋友的文化水准,和相应的阅读能力,进行选编的。
不妨先找出一首词看看。就选李清照那首《声声慢》。整首词,一共加了8个注解。“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句,注解为:“黄花:指菊花。谁:何,什么。堪,一作'㐸'。以上三句说,地上开着一丛丛菊花,都已憔悴了,现在还有什么可摘的呢?”不错吧,既有单词解释,又有类似白话的翻译,应该不会再有不明白的地方了。
最后还对整首词做了归纳分析,摘录几句看看:“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词中写一个秋天黄昏的景物:秋雁、菊花、梧桐、细雨、晚风,这些无不触动了她的思绪。这里所写的愁,有着国破家亡的具体生活内容,不同于无病呻吟。”随后又说“词的艺术特色是把情感活动和自然景物、生活细节结合起来写,刻画入微,语言也有新颖独到之处。”这样的阐释,很简洁,很通俗易懂,为理解词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由此可见,这个选本,应该是青年朋友这个阅读群体,把它当作入门读物的最佳选择。
远近高低各不同/宋词的四种选本《宋词三百首》,与刚说过的这本,大体上比较接近,也容易阅读。可它的注解,相对而言,就少了点,简单一点。比如那首《声声慢》,这本对“黄花”只是这么解释:“憔悴损,指满地菊花枯萎凋谢的样子。”也没有“翻译”,可基本上还能扫清阅读障碍,也足够了。
顺便说一句,《宋词三百首》在选择作家作品方面,太倚重编者个人的审美情趣。像吴文英的自然是少不了的,可竟然选了25首。在所有人选的词人中,其数量远远超出苏轼辛弃疾这些大家,高居榜首。而李清照的,仅仅只选了5首,这就未免太偏颇了。
当然,青年朋友先不必管这些,哪个多,哪个少,刚刚入门,与自己无关。首要任务是把词读懂,读明白。跨门槛,先抬左脚还是右脚,抬多高多远,不必考虑,跨过去,就赢了。
上面两个版本,都可以先来读。但有一条,不论哪个版本的,都没必要从头到尾的一首接一首地读。一定得挑着读。挑什么样的呢,唯一的标准,词句少的,搭眼一看,差不多能看明白的。
“斜月下,北风前,万杵千砧捣欲穿。不为捣衣勤不睡,破出今夜夜无眠。”这是贺铸的《捣练子》。“杵”与“砧”有点生僻,一查字典,会明白。全词只有五句,语句通俗易懂,很流畅,像顺口溜。
“我住长江头 ,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 ,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 ,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 ,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这首也清纯如水,特容易看。
有句俗话,柿子捡软的捏。这样的短词,就是词里边的“软柿子”,先“捏”它们。这样读下去,读个二三十首,积攒了一定的资源,对词的结构,句式,语言什么的,多少有个了解。加上有了一些阅读经验,这就好比跨过了门槛,已经进入了宋词这座辉煌殿堂的天井或者前厅。
下一步,该找一些句子多点,篇幅长点,难度跟着比较大一点的作品,进行阅读了。比如苏轼的《水调歌头》(快哉亭作):“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这首词,要说有点难度,就在于词句间夹带着几个典故。像“快哉亭”,“平山堂”,“醉翁语”,“兰台公子”,“庄生”,“浩然气”这些。在《唐宋词选》里,都作了解释。想由此作个提醒,有条件的朋友,手边应该备一本《古汉语 词典》之类的工具书,遇到什么疑难点,翻翻,都可解决。
类似这样的,再读个二三十首,而且要读懂,读的比较透彻,已经很不错了。等于进了宋词殿堂的前厅之后,沿着楼梯,往上面攀登了。马上可以见到雕栏玉砌,明窗秀帘这么一些新景致。在这个基础上,不妨翻开胡云翼先生选注的那本《宋词选》了。
远近高低各不同/宋词的四种选本《宋词选》,所选词家词作,数量适中,颇有代表性。它的注解,没有《唐宋词选》和《宋词三百首》那么详尽,更没有白话对应。可词中艰涩难理解的地方,还是解说得清楚了然。少点注解,不全是坏事,还可以调动阅读的积极性。
值得一说的是,选注者对整首词从写作背景,心里动机,一直到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剖析,既言简意赅,又时常旁征博引,使剖析变得有理有据,充实饱满,让人信服。
像对辛弃疾的《青玉案》,这样说:“陈廷焯《白雨斋诗话》说'稼轩最不工绮语',并且指出'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亦了无余味'。这显然是无视于作者的别有寄托。”接下来又说:“梁启超称这首词'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也是认为有所寄托的。”由此一例,可见编者很重视前人的评价,为读者提供广泛的参照。有异议的地方,又肯于直言,究竟孰是孰非,会引导读者进行积极有益的思考。
前面那两种,对词作者有介绍,三言两语,都很简单。《宋词选》很看重作者介绍,大都全面详尽。常说文如其人,对作者身世经历有了了解,读他(她)的词,就会觉得贴近了不少,有那么一点“心有灵犀”了。
当然,读《宋词选》,仍然没必要从头到后的一篇一篇读下去,还是要有选择。这次,不妨改变一下方式,以词人为中心,比如苏轼,辛弃疾,李清照,柳永,秦观这些人,分别把他们的作品选出几首,集中起来一起读。这样就可以对词人以及他(她)的词的风格特点,像是聚焦了,能进一步的深入下去认识和把握,这是微观的,却又是深入的。最终把他们一个个串连起来,由点到面,就形成宏观的了,同样也会是深入的。
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兴趣,经历,选择喜爱的词人,作为重点阅读对象。女孩喜欢艳丽委婉,幽怨哀伤,就读李清照,晏几道,柳永,读吴文英,读周邦彦。小伙子,喜欢豪迈激烈,慷慨悲壮,就读苏轼,辛弃疾,读陆游,黄廷坚,刘辰翁。当然这也不妨碍眼界放宽点,各种流派的都看看,兼收并蓄,有容乃大。
远近高低各不同/宋词的四种选本说了这么一些,该说到《唐宋名家词选》了。龙榆生先生编选的这个版本,于1934年就已经问世。它选了宋代词人69家,词作565首,为涵盖面最广泛的选本,最有代表性。而且,历经时间考验,它得到学术界的高度认可,也最具权威性。
但是,这个选本起点太高,太专业,没有足够的文史方面的学识,以及足够的诗词阅读修养,恐怕读不进去。它没有词语注解,对词意也没有什么概括阐释。每首词后有的只是有关典籍的点评摘抄。
试看李清照那首《声声慢》,兹从附后的两条引录中,抄一条看看:“清刘体仁七颂堂词绎:易安居士'最难将息''怎一个愁字了得',深妙稳雅,不落蒜酪,亦不落绝句,真此道本色当行第一人也。”想把这条点评读明白,也不那么容易吧。
每首词后还有“传记”,几乎全引用史籍,涉猎广泛丰富。有正史,野史,方志,年谱什么的,还有逸闻趣事,含金量特高,就是不好看懂。最后还有“集评”,也是引经据典,广收杂取。李清照的“集评”中,就引了《碧鸡漫志卷二》,《花草蒙拾》等计五种。其中《菌阁琐谈》说:“渔洋称易安,幼安为济南二安,难乎为继。易安为婉约主,幼安为豪放主,此论非明代诸公所及。”读懂了,除了收获了许多知识,还会感动妙趣横生。
《唐宋名家词选》,好比一部宋词宝典,一部小百科全书。感兴趣的青年读者,不妨把它当作一个目标,有点耐心,像啃一块饱含血肉的大骨棒,慢慢啃,慢慢咀嚼,最终会品尝到极美的滋味,饱尝一顿丰富绝妙的精神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