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管理观察成长励志人物

褚时健,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2019-03-19  本文已影响12人  爵士押沙龙

2016年6月,万科北京,身着黑衫的王石在上午发了一条朋友圈:“人生就是一个大舞台,出场了,就有谢幕的一天。但现在还不到时候,着啥子急嘛。”

王石此时面临的是他一生中的至暗时刻。当晚,宝能披露王石于2011-14年间,前往美国、英国留学,但其脱离工作岗位仍拿酬金5000多万。

台面下的暗暗角力即将步入高潮。野蛮人登场,意图不言自明。

王石曾经在五十多岁的时候说自己早都想好了十五年后自己在干什么。但暮色中,瘦削的船长第一次对自己的未来感到一丝迷茫,眼前船长不得不带领水手们面对即将到来的风浪。

夜晚的南湖水波浩渺,围栏边的男男女女或漫步,或倚靠,他们对着湖对面的灯火指指点点。此时湖对面灯火阑珊,万科总部静谧地伫立在岸旁,孤独地像个圣人。但里面,步履匆匆的男男女女却宛如行走在黑夜。

潮起潮落,南湖水畔游人如织,万科大楼人流依旧。但故人已渐渐老去。

傍晚时分,早已过了知天命年纪的褚时健躺在摇椅上,手中的遥控器不停地切换着频道。播到关于中央反腐—令计划落马的报道时,古稀老人的双手停了下来。

稍顷,又把频道切换到天气预报上。

云南的雨季到了,这正是决定橙子口感的关键时刻。遥控器按下,人生早已重新开始。

入夜,褚时健拿起手机录下一段语音:“老弟,我注意到万科的事情,我很焦心,但我相信你能面对这个问题。”第二天,老人家让自己的外孙女带上手机进京给王石送去。

据说,王石在事后回忆听到语音的瞬间,他说眼前好像浮现了漫山遍野的橙子,橙子长势喜人,山中水汽弥漫,雾气缥缈。但漫山遍野总闪耀着金光点点。

那天,微博有人截屏,王石又发了朋友圈,他引用了叔本华的一段话:所有的真理都要经历三个阶段:首先,受到嘲笑。然后,遭到激烈反对。最后,被理所当然地拥护。

不知所以的看客纷纷猜测,没有人知道这是跨越几千里外两个企业家的惺惺相惜。

褚时健少时顽皮,常常在家乡雨泽村的南盘江上嬉戏。下河抓鱼、上山打猎,广阔天地间留下了许多记忆。褚时健说自己水性甚好,可以潜入水中五六米抓鱼。

在江边,皮肤黝黑的褚时健在南盘江忽上忽下。江水表面平静,底下波涛汹涌。多年以后,褚时健回忆,当年自己在江中几乎从没失手。但唯一的一次,就差点要了自己的命。

江水上下,浮浮沉沉。无数的命运交织在此刻早已暗中注定。就连九死一生的剧本,也在这时预演。

褚时健年少时家贫,母亲一人照顾着子女三人。一日有一个乞丐沿着铁路走到他家。当时正是青黄不接的时节。家里只剩一碗米,母亲见乞丐可怜,施舍了半碗给他。

褚时健不解,家中老小已经食不果腹。可母亲讲:给他,他也难。

这件事给幼年褚时健的内心种下了种子,多年以后褚时健到玉溪卷烟厂就任厂长的的第一件事就是敲开了财务科的大门,他问厂子账上有多少钱?我要给职工建福利房。

房子建好,人心稳了。工人们不再怨声载道,私下里还在纷纷打听褚时健的过往。

多年以后,褚时健得意地向别人阐述自己的利益分享理论:要让别人看到跟你在一起的利益,创造条件让别人占便宜,别人占便宜,自己吃亏,我就很高兴。

做事业考验的是心术,心在前,术在后。心术不正,无法立业。

14岁时,褚时健学会了一个新本事。

他可以精确地控制自己的生物钟,在前一天睡觉前想好自己第二天做什么,第二天只要时间一到自己就能起来,误差不超过三分钟。这是一项直到今天都令所有青年羡慕的技能。

而这个本事,是在褚时健烤酒时锻炼出来的。烤酒需要两个小时加一次水,那个时候他白天要上学,晚上要烤酒。

曾经有一次,年少的褚时健太累,躺在柴草堆上睡了过去。蒸笼里几百斤薏米被蒸坏了,那一年褚时健一家的生活全靠亲戚朋友帮扶度日。

东家跑,西家窜的日子让好强的褚时健内心受到煎熬。褚时健的习惯随着捉襟见肘的生活支出、几个孩子的学费慢慢培养了出来。

寒冬腊月,月明星稀。谷仓中,几个孩子簇拥在一起玩火,跳跃的火苗和冒着笃笃热气的蒸笼,笼中散发着薏米的香气。气味弥漫房中,勾勒出来年全家人的希望。

褚时健说自己最喜欢的就是冬夜,房子里几个小伙伴在一起玩火取暖。大家踩着影子,蹦跳着窜到柴堆上,每个人的脸被火光映衬的红通通的。

10点以后,小伙伴们散去回家。只留褚时健一人呆坐在火旁,眼睛看着跳跃的火苗,不停地与困意抗争。眼皮打架就用收支撑着,少年趣事练就一副火眼金睛。

成年后,褚时健稳扎稳打。从糖厂、机关到烟厂,一步步走得实,走得稳。他讲我是做事的人,我不懂别的,就会搞事业。

倏忽间岁月走过,留下了一串串印迹。生命在于折腾,这句话从年少时就伴随着褚时健一起成长。

人到古稀,没有人能够想到74岁的老人想在荒山上种橙子。有人问褚时健,为什么选择种橙子,褚时健讲种橙子有个好处—春天开花,夏秋结果,冬天收获。每次都有变化,充满了希望。

世事循环,本该如此。因果相循,道法自然。

王石回忆第一次见褚时健时的景象,褚老穿着一件破烂的圆领衫,戴着一个破旧的草帽,正在口干舌燥地跟修水泵的农民讨价还价。烈日、荒山、嘈杂,这是褚时健给王石的第一印象。

烈日下的那个老人,一如几十年前那个黝黑皮肤的少年。他的命是一个犁,在广阔的西南大地上,如蚯蚓般努力地破着土。

2018年,褚橙丰收,可漫山的橙子却卖不出去。褚时健找到了自己的朋友,红河卷烟厂厂长邱建康求助。褚时健找到他,问他有什么办法,果子卖不掉。结果他二话不说,每年帮助卖450吨橙子,一共五年,帮褚时健度过了最困难的那几年。

如果时光能倒流,褚时健还是希望自己能够单纯一点,不要对不起朋友,不要对不起家人。几十年来,自己一直想的就是如何才能对得起其他人。

为别人而活,别人才能为你而活。

2019年3月5日,褚时健离世,享年91岁。回顾老人九十余载的一生,有艰难困苦,也有九死一生,有飞黄腾达,也有万丈深渊。但每次都能挣扎爬起的力量,则是褚时健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特质。

王石总喜欢在面对记者谈起褚时健时引用巴顿将军的话,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准,不是看他站在顶峰的是时候,而是看他跌落谷底时候的反弹力。

据说,在褚橙成功后。有人曾经问褚时健为什么那么大年纪还要创业?褚时健站在哀牢山上,一眼望去,眼前尽是苍翠欲滴的果树。

他缓缓回答:人总得有个盼头,它能支撑人的精神,是人的支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